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传销诈骗罪如何判刑
传销诈骗罪如何判刑

传销诈骗罪如何判刑

2020-03-01 161
普法内容
传销诈骗罪的判刑: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传销诈骗判刑多少年呢?是如何的呢?
    传销诈骗判刑多少年呢?是如何的呢?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般而言参加传销的普通人员是不按非法

    2024-06-10 23
  • 诈骗和传销哪个判刑重
    诈骗和传销哪个判刑重

    诈骗和传销的量刑规定相比,诈骗的判刑更重。从各自的最高刑相比,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最高刑是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有期徒刑如果无数罪并罚,一般最长为20年,数罪并罚的,最长不得超过25年;诈骗罪以数额定刑,最高刑可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2022-04-12 5,570
  • 传销诈骗罪判几年怎么判
    传销诈骗罪判几年怎么判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数额为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50000

    2021-01-18 16
专业问答更多>>
  • 诈骗传销罪如何处罚

    《刑法》【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023-06-08 15,340
  • 传销罪改诈骗罪量刑怎么判

    诈骗罪量刑标准:就是指以诈骗罪数额大小为主要因素,结合情节因素确定的标准,也是诈骗罪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标志。对于诈骗罪量刑标准的两个考量因素是:一是诈骗的数额标准;二是诈骗的情节因素。 诈骗罪量刑标准

    2022-07-02 15,340
  • 诈骗传销罪要判刑多少年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3-07-29 15,340
  • 传销如何认定诈骗?

    这只能根据据事实立案。诈骗罪的基本结构是:做法人以犯法全部为目的实施诈骗,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理财产,做法人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传销罪,又称组织主管传销罪,是指以销售商品

    2021-12-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01:38
    诈骗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定罪要件: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

    11,806 15,340
  • 诈骗罪判刑多长时间 00:49
    诈骗罪判刑多长时间

    诈骗罪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如果犯罪嫌疑人诈骗公共或者私人财物数额较大,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拘役

    5,258 15,340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97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