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涉外民事纠纷的请求反诉期限是多长时间
涉外民事纠纷的请求反诉期限是多长时间

涉外民事纠纷的请求反诉期限是多长时间

2024-05-09 3
普法内容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期,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的期限。当事人的上诉期均已届满没有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快速获得专业解答!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变更诉讼请求答辩期限是多长时间
    变更诉讼请求答辩期限是多长时间

    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经常会变更,从而最大程度地调整其诉讼效益。一般来说,诉请变更之后,法院都要给对方15天的答辩期,以保证法律程序的公正,但也非绝对。笔者以为有下面几种情况不需要再给予答辩期: 一、随着对庭前工作的重视,证据交换程

    2024-06-09 11
  • 重庆涉外民事纠纷起诉期限有限制吗
    重庆涉外民事纠纷起诉期限有限制吗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

    2024-06-13 4
  •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提出时间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提出时间是多长时间

    在被告的辩论之后提起是最为合适的时间的。法律方面并没有严格的规定的,在原告有危害公民等情况下,或者是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属于法院受理案件和管辖之内的情况下才可以的。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

    2024-06-19 9
专业问答更多>>
  • 涉外纠纷反诉诉讼时间为多长?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上诉期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64条规定的

    2021-10-27 15,340
  • 涉外民事纠纷反诉需要多久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期,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

    2023-08-27 15,340
  • 关于涉外民事纠纷最高时效是多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意见》第195条规定: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 《民事诉讼法》246条: 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

    2022-08-22 15,340
  •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限是多久,法院判决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般地说,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在调查取证、传唤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它必然比审理国内民事案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立案到制作判决、宣告判决,很难事先框定一个时间表

    2022-03-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01:12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十三年至无期限服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低于十三年。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是对严

    1,725 15,340
  •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01:07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诉讼时效届满之后,权利人并不会丧失起诉权,但义务人有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

    7,058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53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