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国家公权力是人类共同体(国家、社团、国际组织等)为生产、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安全、秩序、公交、通讯等)而对共同体成员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对共同体事务进行决策、立法和执行、实施决策、立法的权力。公共权力的主体以国家机构为主。
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一、法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
通常认为,在议会主权之下,英国没有违宪审查。本文论证,如果把违宪审查看成抵消议会"恶法"的实施效果,那么英国实际上已经形成独特的违宪审查。它们包括普通法外衣下法院对议会立法的变相抵制,议会立法自身授权
标准一:证据是否确凿充分。在行政案件的审查中,首先要审查行政机关是否清楚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标准二: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适用法律法规的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根据法律规定,捏造谣言颠覆国家政权的处罚是:对一般犯罪主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主要分子或者重大犯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自《宪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对于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现行宪法共进行了五次部分修改,分别是: 一、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二、1993年
中国的宪法一共经历了八次修改。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最后一次的宪法修正是在2018年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