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我国刑法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规定来看,该罪属于行为犯罪,即只要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还为其实施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就构成刑事犯罪,应当依法予以刑事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有以下规定: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一、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那么直接依据《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司法解释关于明知的法律推定。 二、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
根据最高院发布的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具体来说,行为人可能触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同时,是否立案会从本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来考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进行追究的活动。
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达到两百万的,司法机关可能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判处该罪时,要求通过推定可以知道行为人肯定或者可能明知是赃物。并且,如果行为人先前不知是赃物,但知道后仍代为保管、掩饰、隐瞒的,同样成立本罪。将赃物据为所有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按照以下两个量刑幅度处罚: 1、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所得数额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