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刑法偷电的数额是多少
刑法偷电的数额是多少

刑法偷电的数额是多少

2020-05-16 310
普法内容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具体金额各省规定不同。盗窃电力,数量能够查实的,按照查实的数量计算盗窃数额。以安徽为例,盗窃两千元达到立案标准。总电费超过两千元就可以立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偷电金额达到多少够刑事
    偷电金额达到多少够刑事

    偷电涉嫌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超过三千元就会被判刑。

    2020-06-10 445
  • 偷窃多少数额会负刑事责任
    偷窃多少数额会负刑事责任

    根据犯罪的其他具体情节和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退赃表现等,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定罪量刑。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1、多次扒窃作案的; 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并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严重的

    2024-06-20 27
  • 偷漏税款数额多少可以量刑
    偷漏税款数额多少可以量刑

    偷漏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达到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逃税罪量刑: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

    2024-01-20 51
专业问答更多>>
  • 偷税数额多少属于刑事责任

    1、偷税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的,负有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

    2022-06-12 15,340
  • 偷税漏税数额多少最被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

    2023-04-28 15,340
  • 刑法诈骗13万是多少的多少数额

    1:诈骗13万需要考虑具体案情,案情不同所处罚的刑法依据也是不同的 2:一般的诈骗13万,如果没有刑法的特别规定的,以诈骗罪论处,判处3到10年有期徒刑。

    2023-07-27 15,340
  • 偷盗罪应赔多少数额算是刑事案件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的行为。根据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现对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

    2022-08-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偷税漏税多少金额可以判刑 01:41
    偷税漏税多少金额可以判刑

    偷税漏税金额达到百分之十以上可以判刑。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

    1,667 15,340
  • 数额多少算赌博罪 01:07
    数额多少算赌博罪

    聚众赌博罪的立案标准是:如果组织三人或三人以上进行赌博,抽头渔利金额累计达到五千元以上;组织三人以上进行赌博,且参赌人数累计达到二十人以上,赌资金额累计达到五万元以上;或组织十人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赴境外进行赌博,从中收取回扣和介绍费的

    3,035 15,340
  • 贪污罪数额特别巨大是多少 00:56
    贪污罪数额特别巨大是多少

    贪污罪数额特别巨大是指,贪污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5,56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