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知假买假合同有效吗
知假买假合同有效吗

知假买假合同有效吗

2024-04-23 16
普法内容
在通常情况之下,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并不能对已明确知晓所购产品为假冒伪劣之品,却依然进行购买的行为提供充分保障。 尽管如此,这一行为仍适用普通民法典中的相关基本原则进行办理。与此同时,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也应当承担起与其行为相符的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若已明确知晓所购物品为假冒伪劣之品且存在敲诈勒索以及其它违法行为,那么相关责任人所要面对的法律责任也将随之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知假买假还能索赔吗?
    知假买假还能索赔吗?

    这种行为是针对假冒、伪劣或过期的商品,为获得加倍赔偿而购买,不具有不法性,而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行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以个人力量对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予以社会监督和打击,是法律所鼓励和提倡的。因此,知假买假的

    2020-05-22 359
  • 生效合同有假合同的吗
    生效合同有假合同的吗

    假合同章的合同不生效的。因为当事人一方使用假合同章订立合同的,属于采取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合同另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认定该合同无效。如果合同另一方已经按照该合同履行义务且遭受较大财产损失的,欺诈一方当事人还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2021-03-17 126
  • 食品知假买假法院支持吗
    食品知假买假法院支持吗

    食品知假买假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2021-03-15 28
专业问答更多>>
  • 消费者知假买假的消费合同成立吗

    消费者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知假买假行为不影响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2023-01-26 15,340
  • 知假买假算是诈骗吗

    知假买假不犯法。 在普通消费产品领域,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是经营者的欺诈行为。经营者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消费者作出了错误意思表示。而对于知假买假人而言,不存在其主观上受到欺诈的

    2022-06-25 15,340
  • 消费者知道有消费者交易买假合同吗

    1.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可以是看作事先便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合同是不成立的。所以可以予以拒绝其权利的主张。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本身也是对经济秩序的扰乱,因此不是很主张保护。 2.法律依据:《最高人

    2023-05-27 15,340
  • 知假买假是真的可以吗

    1、根据《食品安全法》解释的规定,食品、药品可以“知假买假”并索赔。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

    2023-09-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假公章盖的合同生效吗 01:10
    假公章盖的合同生效吗

    假公章盖的合同生效吗 假公章盖的合同有没有生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判断:是否明知对方使用公章和是否构成表见代理行为。 明明已经知道对方用假公章来签订合同的,这种行为属于诈骗行为,合同自始至终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构成表见代理的话,合

    1,160 15,340
  • 买假货犯法吗 00:49
    买假货犯法吗

    明知假货,故意购买的话,是不够成国内的任何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明知假货依然购买,那么购买的物品不会受法律保护,特别是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不能像售假者要求赔偿等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

    4,924 15,340
  • 虚假合同算诈骗吗 01:03
    虚假合同算诈骗吗

    虚假合同是否算诈骗,要根据以下要素确定: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

    791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