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如何界定的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如何界定的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如何界定的

2022-04-13 826
普法内容
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是成年人,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作出民事法律行为的,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表人批准。但是他或者她可以独立实施纯收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表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如何以年龄划分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如何以年龄划分民事行为能力

    1、不满八周岁为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2021-02-07 305
  • 改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的年龄是多大
    改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的年龄是多大

    十八周岁。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即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021-03-30 121
  • 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年龄范围? ?
    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年龄范围? ?

    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1-01-17 173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能力人的年龄

    此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也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2-10-12 15,340
  • 如何区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

    民事行为能力人按年龄的划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

    2023-03-02 15,340
  • 民事、刑事、行政对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年龄定位分别是多少?

    权利能力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权利能力民事和刑事的划分有所不同: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与精神方面来判断)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18周岁(其中16~18周岁,以自己

    2022-10-08 15,340
  • 民法总则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范围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

    2023-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01:07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即使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不能独立实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

    2,883 15,340
  •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00:55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法律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

    5,345 15,340
  •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01:14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在明知行为人处于危困状

    1,783 15,340
兰新富律师 兰新富律师

湖南云盟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7305-72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