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强拆的行政复议期限是多久?
强拆的行政复议期限是多久?

强拆的行政复议期限是多久?

2021-07-28 6
普法内容
当事人对于行政机关的强拆行为提出行政复议的期限一般为六十日,但是,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当在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复议期限是多久,行政复议最新规定
    行政复议期限是多久,行政复议最新规定

    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期限:一般为60日,如其它法律、法规将复议期限规定少于60日,一律按本法60日执行。但是如果其它法律规定复议期限超过60日,则按该法律规定超60日的申请期限执行。

    2020-03-12 490
  • 行政复议期限告知错误复议期限是多久
    行政复议期限告知错误复议期限是多久

    行政复议期限告知错误的,复议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复议期限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2024-06-07 36
  • 行政复议的起诉期限是多久未告知复议期限
    行政复议的起诉期限是多久未告知复议期限

    行政复议的起诉期限是十五日,自收到复议决定起或复议期满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六十日,自当事人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0-07-11 31
专业问答更多>>
  • 行政复议期限内的强拆

    公安行政复议机关是: 一、对公安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向公安部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二、对市、地、州、盟公安局(处)算做出的具体行政行

    2022-08-09 15,340
  •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最长是多久,复议的期限是多久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最长是60日。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天的除外。

    2021-11-18 15,340
  • 行政复议期限有多久,一般行政复议期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天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延误法定申请期限的,自障碍消除

    2021-10-29 15,340
  • 如何提起限期强拆的行政复议

    1、关于强拆的行政复议规定有: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

    2023-02-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诉讼申请复议或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01:00
    行政诉讼申请复议或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关于行政复议,期限是六十日,是从公民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起算的。关于行政诉讼,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经过行政复议再进行行政诉讼,这种情况下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期限是十五日,是从公

    3,149 15,340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01:47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联系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 1、处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 2、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是一种行

    5,255 15,340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533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