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债权担保期限最长是多长时间呀
债权担保期限最长是多长时间呀

债权担保期限最长是多长时间呀

2021-01-25 105
普法内容
法律并没有限制债权担保期限最长是多长时间,保证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羁押期限最长时间是多长
    羁押期限最长时间是多长

    羁押期限最长为7个月。批捕前最长拘留37天,逮捕后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案情复杂的可延长一个月,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可再延长两个月,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以上刑罚,在前述期限仍不能结案的可以再延长两个月。羁押是司法机关对犯罪

    2022-03-29 290
  • 股权转让债权债务公示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呀
    股权转让债权债务公示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呀

    股权转让债权债务公示期限一般是三个月,股权转让不影响公司承担债务,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自己全部的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2020-09-14 132
  • 最高额抵押担保期限有多长时间
    最高额抵押担保期限有多长时间

    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为六个月。具体而言,最高额保证合同对于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

    2022-05-31 116
专业问答更多>>
  • 抵押债权有多长时间的担保期限?

    保证期间有约定按约定,约定期间不得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的按法定,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023-02-23 15,340
  • 债权股申报期限多长时间?债权申报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啊?

    1、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2、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此前进行的

    2021-10-19 15,340
  • 股权转让债权债务公示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呀

    股权转让债权债务公告的期限一般是三个月,也就是90天。 股权转让并不影响公司对外负债的承担,转让前后的公司债务都应由公司对外承担。鉴于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规定,股东作为出资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

    2023-01-24 15,340
  • 申报债权认定的最长期限为多长时间

    债权人申报债权是有期限的,逾期未申报债权的视为自动放弃债权。 1、债权人应当自收通知后30日内,未收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2、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

    2023-01-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00:59
    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一审审限最长有六个月的时间。人民法院使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那么一般需要在立案那天起的六个月内审结完毕。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那么通常需要让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需要先报请上级人民法院获得其批准。 人

    3,521 15,340
  •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01:12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十三年至无期限服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低于十三年。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是对严

    1,777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579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