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传播虚假信息情节轻微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刑法》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有以下内容: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五万元以上的; 2、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 4、多次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的; 5、
疫情期间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构成犯罪的一般要判3至7年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
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五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三)
是否属于犯罪取决于具体情况。情节轻微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处罚。
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传播不良信息属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处罚标准是: 1、传播不良信息,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我国没有非法传播信息罪,但是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触犯此罪的行为人,根据损害结果的轻重,需要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接受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 1、造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结果,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又或者是管制; 2、造成严重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