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2020-10-28 212
普法内容
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有四种,分别是: (一)双方协商处理解决经济纠纷 (二)他人调解处理解决经济纠纷 经济纠纷发生后,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达成谅解,需要双方都非常信任的第三方居中调解。 (三)指定机构仲裁解决经济纠纷 (四)司法机关审理 司法机关审理即向法院诉讼。买卖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调解未果,又无诚意达成仲裁协议,只能由司法机关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作出最后的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报案时经济纠纷有哪些途径
    报案时经济纠纷有哪些途径

    发生经济纠纷的,一般不会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为经济纠纷属于民事领域,而公安机关一般解决的是刑事案件。 如果已经报案的,公安机关会进行调解。但是如果有一方不愿意调解,或调解失败的,公安机关将不再进行调解,会建议当

    2020-05-13 93
  • 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途径和适用范围
    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途径和适用范围

    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途径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平等主体的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公民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发生的经济权益纠纷案件。主要包括各种合同纠纷案件和经济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2020-11-05 168
  • 有哪些个人债务纠纷解决的途径
    有哪些个人债务纠纷解决的途径

    一、和解: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二、调解: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三、仲裁: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

    2020-08-08 129
专业问答更多>>
  • 培训机构退费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经济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一是和解当经济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分歧意见,当事人在充分协商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合解。当然,这种和解不能违反法律、政策和公共利益。 二是调解 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了合同争议,彼此又不能达

    2024-09-28 15,340
  • 债权纠纷有哪些解决途径和经济解决方式

    仲裁和民事诉讼均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但二者不可并用。仲裁实行自愿原则,只有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仲裁。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免

    2023-07-16 15,340
  •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经济纠纷

    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有四种,分别是: (一)双方协商处理解决经济纠纷 在发生经济纠纷后,买卖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协商,违约一方当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对方弄清是非曲直,能够理解自已违约的原因

    2023-06-08 15,340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有哪些,有什么途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3种途径来解决: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 2.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向人民法院提起司法诉讼。患者如果是住院病人,可以找医院医务科,如果是门诊病人,可以找门诊办公室,先和

    2022-01-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7,194 15,340
  •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 00:56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如下: 1、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当

    4,235 15,340
  •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 01:48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

    1,919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