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案件当事人如何进行回避
案件当事人如何进行回避

案件当事人如何进行回避

2020-04-08 113
普法内容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在庭审时或庭审中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由法院决定是否回避。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回避的案件能重新进行民事回避吗?
    回避的案件能重新进行民事回避吗?

    民事案件确定回避,案件会重新审理。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2020-09-24 218
  • 什么情况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什么情况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的情形: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020-12-28 489
  • 公安机关如何对侦查人员进行回避
    公安机关如何对侦查人员进行回避

    对公安侦查人员的回避一般是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法律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2020-06-04 141
专业问答更多>>
  • 当事人如何回避,如何回避?

    首先,当事人不能随意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只能在出现了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必须回避的情形,而且审判人员又没有自行回避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必须回避的情形有三种: 1、参加本

    2021-08-16 15,340
  • 民事回避如何办理重新进行的案件

    回避制度是当事人监督仲裁庭成员的重要权利,也是保障仲裁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规定回避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仲裁活动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保证案件得到正确的处理.我国的程序法都对回避制度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仲裁

    2022-07-25 15,340
  • 行政案件如何申请回避?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

    2022-08-23 15,340
  • 案件当事人应该怎样申请回避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在庭审时或庭审中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由法院决定是否回避。

    2023-03-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报案之后如何查询案件进度 01:12
    报案之后如何查询案件进度

    报案之后查询案件进度的方式如下: 1、刚立案的,想查分到哪个法官手里和案号,可以到立案庭的自助查询机上去查,一般的法院都会有,没有的话,就去问立案的法官; 2、分了法官的可以给主审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情况; 3、凭本人身份证,去法院查询案

    22,766 15,340
  •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01:14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区分: 1、两者危险来源不相同。正当防卫的危险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是公民与生俱来、随时可使用的一种权利,只有在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才可以行使;紧急避险的危险除了来自人的不法侵害之外,更多是来自自然

    1,023 15,340
  • 刑事案件的期间如何计算 01:22
    刑事案件的期间如何计算

    公安机关应当在受理举报、控告、举报、投案自首的刑事案件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经地或者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60日。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

    1,165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