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算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算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算是过失犯罪吗

2020-01-15 132
普法内容
交通事故致死,如果是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是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前述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究竟犯了罪
    过失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究竟犯了罪

    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构成交通肇事罪,即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2020-12-22 106
  • 骂死人算是过失致人死亡吗
    骂死人算是过失致人死亡吗

    因发生言语争执,导致一方发病甚至死亡的,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不属于过失致人死亡,言语侮辱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罪。 如果骂人者明知对方存在潜在疾病而故意追求对方死亡的结果,那就构成犯罪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2020-03-20 532
  • 行医致死人是算过失犯罪吗?
    行医致死人是算过失犯罪吗?

    1、不是。 2、非法行医致死构成非法行医罪,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具有行为故意,而不是犯罪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仍然从事医疗活动。 3、但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身体健康受损的后果,则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即其应当预见非

    2020-12-03 128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事故死亡属于过失致人

    应该叫做过失致人死亡,但是你要查一查构成过失的要件,取证这一块很困难,公安机关受理也很困难,这需2点:一、司机在事故发生后应预见车乘人员会受伤或死亡,后弃车逃逸。二、司机明知在没有采取任何施救措施的情

    2022-01-07 15,340
  • 车祸过失致人死亡事故认定是犯罪吗

    根据我国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加害者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事故罪。《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说明》第二条,交通事故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处3年以下有期

    2021-10-20 15,340
  • 交通事故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

    你的叙述很模糊,因为这里有几种可能:(1)行为人是否有主观罪过,是否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另否具有因果关系等。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则不会以

    2022-05-09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犯罪一样吗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过失杀人罪的规定,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非过失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

    2022-11-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 01:11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的定义指的是因普通过失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然是因为行为人过失导致的,即应该预判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却因为行为人大意而未预见的,或者已经预见却自信可以避免的,最终导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

    2,094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单独定罪吗 01:04
    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单独定罪吗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从而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可以得知,行为人在与他人纠缠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

    1,531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追诉时效 01:28
    过失致人死亡罪追诉时效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追诉时效为十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

    3,69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