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021-03-31 97
普法内容
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 1、一方为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的义务;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实行夫妻分别财产制; 3、在离婚之时行使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离婚时经济补偿是什么,经济补偿适用前提有哪些
    离婚时经济补偿是什么,经济补偿适用前提有哪些

    离婚经济补偿,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对家庭事务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有权获得另一方经济补偿的制度。 经济补偿适用的前提是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

    2021-03-04 95
  • 适用离婚时经济帮助的条件
    适用离婚时经济帮助的条件

    离婚时经济帮助的条件是: 1、接受帮助的一方,必须是生活确实困难,如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 2、提供的帮助的一方必须具有经济能力,即仅限于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3、接受帮助的一方必须是离婚后未再婚的,如果已另行结婚,则不再给付。 《

    2021-12-29 69
  • 经济补偿金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经济补偿金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适用的,经济补偿金的请求,需要在劳动关系解除1年内提出。欠薪问题,若一直在职,则对公司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但各地劳动仲裁的实际操作不一。

    2024-06-15 14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离婚时如何分配,经济

    经济适用房是指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经济适用房是有限产权的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即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

    2022-04-16 15,340
  • 离职后可以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吗, 经济补偿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劳动者主动离职,办理离职手续之后,不可以再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三)》浙高法民一〔2015〕9号七、劳动者辞职时未

    2022-03-02 15,340
  • 什么是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一、什么是离婚经济补偿离婚经济补偿,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对家庭事务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有权获得另一方经济补偿的制度。经济补偿,是指婚姻关系解除时一方因对家事劳动付出

    2022-10-26 15,340
  • 协议离婚经济补偿能否适用?

    离婚协议约定经济补偿是可以的,在离婚协议中规定经济补偿金需要约定补偿金的数额,补偿金的性质,补偿金的支付方式还有违约的责任等,并且说清楚补偿金的补偿原因,双方都同意的支付方式等。

    2023-10-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00:59
    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经济适用房申请应符合以下的三个条件:1、具有当地城镇户口;2、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3、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

    9,431 15,340
  • 什么条件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 01:04
    什么条件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经济适用房属于政府推出的福利性住房,收入低、住房困难的民众可以申请,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家庭中至少要有一个成员,有本市市区常住城镇居民户口五年时间以上。其次,家庭收入符合市、县

    1,832 15,340
  • 离婚经济补偿多久时效 01:17
    离婚经济补偿多久时效

    对于离婚协议书中一方给予另一方的经济补偿金,因其属于合同之债,应该受一般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

    960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