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假释罪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假释罪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假释罪如何处罚?

2020-05-17 125
普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假释罪的处罚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处3到7年有期徒刑。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等等,属于加重处罚事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拘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刑法对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刑法对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徇私舞弊假释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假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假释的罪犯予以减刑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024-07-02 22
  • 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法院判刑标准为: 1、一般犯罪情节,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是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2022-12-02 98
  • 徇私舞弊假释罪量刑处罚?,有哪些规定
    徇私舞弊假释罪量刑处罚?,有哪些规定

    行为人构成徇私舞弊假释罪,量刑处罚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具有司法职权的国家司法工作人员。

    2024-05-07 25
专业问答更多>>
  •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对徇私舞弊减刑立案范围

    利用私人欺诈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罪是指司法人员利用私人欺诈,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刑事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减刑

    2021-10-12 15,340
  • 法院如何判徇私舞弊假释罪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

    2023-09-18 15,340
  • 中国刑法徇私舞弊假释罪又犯了什么罪

    中国新刑法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与司法工作人员伙同进行本罪行为的,以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关于中国新刑法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判几年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

    2023-11-14 15,340
  • 中国新刑法对公务员徇私舞弊罪怎么处罚

    3年。具体如下:对于既遂犯,应当直接按照该刑法分则具体条文所规定的刑罚规格量刑。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12-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4,042 15,340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660 15,340
  •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 00:59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45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