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故意伤害罪轻伤不起诉会怎样呢?相关内容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轻伤不起诉会怎样呢?相关内容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轻伤不起诉会怎样呢?相关内容是什么

2024-05-19 25
普法内容
故意轻伤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故意轻伤案件不起诉条件的如何界定,在法律实践中大都意见不一,而且尺度难以把握。如何办理好不起诉的故意轻伤案件,迫切需要有相关的刑事制度加以具体完善。因此对故意轻伤案件不起诉的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故意轻伤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达到轻伤认定程度的行为;其伤害结果直接反映了伤害行为的轻社会危害程度。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区别主要是是否达到《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故意轻伤案件往往处于罪与非罪的边缘地带。刑法第37条规定:如果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恰恰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处理解决。笔者认为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不起诉,将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根据我国刑法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进行不起诉,对罪犯发挥惩办和教育效应,使其弃恶从善,成为新人,从而回归社会,有着很强的社会效果。对犯罪分子分清罪行轻重,实行区别对待,宽严想济,把惩办与宽大两个矛盾对立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制定刑法的政策根据,这一思想同样贯穿于我国刑法各项规定之中; (1)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进行不起诉,体现了我国一向倡导的“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 第二、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进行不起诉,也符合国际上“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趋向。 (2)“轻轻”是指轻微犯罪,包括偶犯、初犯、过失犯等主观恶性不深的犯罪处罚更轻。“重重”是指对恐怖犯罪、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经济犯罪等更多地、更长期地适用监禁刑。由于“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成为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主流。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进行不起诉,就是“轻轻重重”政策的具体体现。这种做法,改善了犯罪者更生和重返社会的条件,降低了社会改造的难度和成本,降低再犯罪率。 第三、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进行不起诉,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实现诉讼经济。目前犯罪日趋复杂化,多种犯罪形式的不断涌现,犯罪形势的严峻与司法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而且在我国故意轻伤案件在案件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情况下,参照各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便宜原则(3),根据故意轻伤案件具体案情权衡不起诉,有利于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根据效益原则,为了提高司法活动的经济效益,应当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资源的耗费作为法律程序进行评价的一项基本价值标准。国家应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放到追究大案要案上去,对此类的轻微案件,应用尽可能少的司法资源对之进行处理。 对多数的故意轻伤案件的处理,大都根据犯罪情节、危害程度、悔罪表现等作出不起诉决定,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刑法制度缺乏具体可操作性,造成尺度不一,效果不好。笔者认为法律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故意轻伤案件的不起诉条件: 第一、对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轻伤行为作不起诉。根据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轻伤属轻犯罪行为。从未成年人的保护来看,合法合情,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 第二、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故意轻伤行为作不起诉。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立法之所以把这些人员纳入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范围,是因为他们重要生理功能的丧失直接影响其学习、接受教育、社会实践及智力开发,从而导致其辨认、控制能力会有所减弱。其行为的主观恶性不同于正常人,对其不起诉符合立法目的。 第三、对正在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有悔罪情况的犯故意轻伤行为作不起诉。 这与法律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关怀不相违背。这里所说不起诉不能理解成对其行为作无罪处分,仍然是对其犯罪行为的确认,且对其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对与被害人有邻里关系、亲戚关系或家属关系的人犯故意轻伤行为作不起诉。对其行为已确认有罪行为,已没有必要再予追究责任,促使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刑法是行为规范,引导人们实施合法行为,不仅具有保护功能,而且具有促进功能,促进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 (4)实际生活中人们还是讲究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如果对其起诉,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第五、对超过正当防卫限度的人犯故意轻伤行为作不起诉。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由于这种行为是进行正当防卫的前提下的一种过当行为,和一般犯罪行为相比较,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比较小。因此不起诉的作法体现“轻罪不检举”的起诉便宜主义精神,也符合法律规定。 第六、对犯故意轻伤行为人有悔悟、与被害人达成和解且得到被害人宽恕的情况作不起诉。这种处理方法其社会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起到不用刑罚能达到刑罚目的的作用。反之,如果对其起诉,其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有可能受到破坏,加之刑期短,容易受到监狱内不良习性的影响,效果反而不好。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故意伤害用棒子揍人,故意伤害的相关法律什么内容?
    故意伤害用棒子揍人,故意伤害的相关法律什么内容?

    “故意伤害罪”只有一个法条,其中分为三个量刑档次: (1)轻伤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重伤害,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伤害致死或残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

    2024-07-12 27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自诉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自诉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中的致人轻伤的轻伤标准规定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 2024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联合发布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自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024-05-17 17
  •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的相关内容有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的相关内容有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主观要件 故

    2024-06-01 21
专业问答更多>>
  • 起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的有关内容是哪些呢?

    如轻伤以上,对方要担刑事责任,不赔偿可要求从重处罚对方。一年内或刑事程序中可以提起赔偿之诉,具体可委托律师代理维权,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2022-07-27 15,340
  • 轻伤,故意伤害,轻伤,无罪辩护词是什么内容?

    (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二)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

    2021-09-30 15,340
  • 不予批捕意见书故意伤害罪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

    2022-07-12 15,340
  • 故意伤害罪轻伤证据的相关规定是哪些呢

    这种情况一般应当设法调取监控记录,因为你是门将,中场发生冲突即使远距离的的监控只要能看到你在球门附近就可以证明你是清白的。 另外,这种情况即使进入刑事诉讼也不会特别严重,最好是能早早赔钱了事。鼻梁粉碎

    2022-08-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 01:35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是

    2,487 15,340
  • 轻伤害二级不赔偿会怎样判刑 01:11
    轻伤害二级不赔偿会怎样判刑

    轻伤涉及故意伤害罪,如果加害者不愿意赔偿的,可能在量刑上有所影响。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

    764 15,340
  • 什么样的行为算故意伤害 01:12
    什么样的行为算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故意伤害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情况如下: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既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2、损害

    1,331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