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用人单位可以什么出资
用人单位可以什么出资

用人单位可以什么出资

2021-01-10 154
普法内容
用人单位的出资方式: 1、货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可以用货币出资。 2、实物。实物出资一般是以机器设备、原料、零部件、货物、建筑物和厂房等作为出资。 3、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
《民法典》第八十三条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用出资人权利造成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单位可以作为用人单位
    什么单位可以作为用人单位

    以下单位可以作为用人单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 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非公务员、非编制人员以外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

    2021-12-28 47
  •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工资吗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工资吗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不可以拒绝支付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

    2021-12-12 121
  • 单位集资房继承权可以直接由单位出么
    单位集资房继承权可以直接由单位出么

    单位集资房可能有继承权,前提是当事人具有全部产权。若是不具有全部产权的,是不能继承的,一般只能用于居住跟使用。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2021-03-14 91
专业问答更多>>
  • 用人单位可以扣减劳动者工资中的哪些费用?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

    《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实施经济处分的,单项和当月累计处分金额不得超过该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且对同一违纪行为不得重复处分”,《深圳市员工工

    2022-01-20 15,340
  • 用人单位可以强制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什么情况可以加班

    《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由此可知,用人单位无权强迫劳动者加班。 此外,《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

    2022-05-07 15,340
  • 用人单位债权可以作为单位工资折抵吗?

    用人单位不能以债权折抵员工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用人单位违法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

    2023-08-23 15,340
  • 出现什么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规模性裁员?

    经济性裁员必须满足一定法定条件:一、实体性条件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

    2023-06-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裁员 01:01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裁员

    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可以裁员: 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用人单位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

    3,296 15,340
  • 单位拖欠工资找什么部门 01:10
    单位拖欠工资找什么部门

    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

    2,283 15,340
  • 职务成果可以用来出资吗 01:15
    职务成果可以用来出资吗

    职务成果,顾名思义,是由于职务产生的成果,一般指的是员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或者利用单位的设备等条件完成的智力成果,有可能形成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职务成果的所有权,一般归单位所有,员工没有所有权,所以员工一般情况下没有资格以职务成果对公

    1,216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