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贩卖个人信息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贩卖个人信息超过50条属于“情节严重”,需要追求其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贩卖个人信息指的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贩卖个人信息”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据具体情节处刑有两个档次: (1)三年以下; (2)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贩卖身份证属于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刑法》具体规定如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涉嫌贩卖毒品,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涉嫌贩卖毒品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出售毒品有五种法定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出售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公斤、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
销售市民个人信息罪在《刑法》中规定的罪名是侵犯市民个人信息罪。 判决标准具体如下: 1、向他人销售市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并不存在倒卖个人信息罪,与此罪接近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规定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包括在其中。若犯罪行为具有严重情节的,对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具有特别严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对他人的财物进行诈骗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
个人信息买卖行为涉及到的刑法罪名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若要构成该罪,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一般来讲,违反了对个别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不会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是指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较大,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多人信息,多次出售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