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调整劳动关系对吗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调整劳动关系对吗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调整劳动关系对吗

2021-06-26 42
普法内容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调整劳动关系是错误的。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 1、劳动报酬权。劳动者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提供了相应劳动的,那么就可以要求单位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2、休息休假权。 3、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 4、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我国规定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5、享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

    2022-01-11 35
  •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

    2020-09-29 259
  • 劳动法只调整企业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吗?
    劳动法只调整企业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吗?

    首先看你是否有事业编制,没有的适用劳动法,可以申请仲裁。

    2024-07-06 29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关系确立要注意哪些方面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劳动关系

    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

    2022-04-15 15,340
  • 劳动法作出的立法宗旨

    劳动法立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021-12-25 15,340
  •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

    2023-11-09 15,340
  • 教师受劳动法调整的主体是否是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

    2022-01-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01:33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

    682 15,340
  •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01:07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6,301 15,340
  • 劳动者怎样才能解除劳动关系 01:02
    劳动者怎样才能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有以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只要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预告解除; (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试用期

    851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