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转载新闻是否侵权
转载新闻是否侵权

转载新闻是否侵权

2020-04-12 146
普法内容
行为人转载他人新闻的行为若是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转载已经发表的作品,并说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不属于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嫌新闻转载侵权吗
    涉嫌新闻转载侵权吗

    转载新闻如果不为盈利且注明出处的,一般是没有侵权的。如果出于非盈利目的而转载行为,且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没有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没有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的,不认定为侵权。反之,则应当认定为侵权。

    2020-03-12 34
  • 转载新闻侵权后果严重吗?
    转载新闻侵权后果严重吗?

    侵权构成要件 1、具违法性。著作权法所称的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依著作权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如果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是直接基于违反合同义务发生的,这种行为通常仅视为违约行为,而由行为人承担违约责任。 2、损害事实

    2024-07-10 32
  • 什么是新闻侵权
    什么是新闻侵权

    新闻侵权是侵权人利用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者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因此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

    2021-02-18 230
专业问答更多>>
  • 新闻转载是否构成新闻侵权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

    2021-10-15 15,340
  • 新闻是否可以随意转载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新闻不享有著作权,是可以转载的。当然,转载者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转载时应该注明这个新闻的来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不享有著作权,但新闻里面的图片和视频享有著作权。 比如“金三胖今

    2023-03-05 15,340
  • 请问转载新闻侵权后果严重吗?

    这个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1、新闻的范畴要搞清楚,不是所有的出现在报纸、网站上的资料都是新闻;2、以什么方式进行转摘,转摘后是否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如果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受转摘的网站没有声明“不许转

    2022-07-30 15,340
  • 新闻被转载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吗?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

    2022-06-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转让 01:39
    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转让

    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抵押权与主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为法律所禁止,基于抵押权的从属性,所以只能与主债权一并转让。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

    1,435 15,340
  • 商标专用权可否转让 01:06
    商标专用权可否转让

    商标专用权可以转让。根据法律规定,注册商标所有人要转让自己的商标的,应该和受让人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还必须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申请被商标局核准并予以公告后,受让人才从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商标专用权转

    554 15,340
  • 2020年最新超载处罚扣分标准 01:24
    2020年最新超载处罚扣分标准

    车辆超载,主要指的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在运输的过程中,实际装载的重量超出车辆本身核定的最大容许限度,货运超载,则指的是机动车在运输的货物过程中,货物的重量超过货运机动车的荷载总重。 凡是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均可构成超载超员,按照最新的交通

    4,707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