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如果法定监护人出现严重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等行为,可以变更监护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
父母健在的孩子能变更监护人。法定监护人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可变更监护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不可公证变更监护人。进行监护权的变更,要通过向法院申请。法定监护权,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不得自行变更。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仍然享有监护权。
1.可以。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
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孩子父母健在可以变更监护人。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
可以。虽然法律规定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但父或母如果丧失监护能力的,或者实施了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消极履行自己的监护责任的,经有关个人或组织申请,可以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身份,为子女变更监护人
1、被监护人,是指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 2、监护人,指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进行监督、管教和保护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3、监护人的职责: (1)保护被监护人的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变更监护人的程序只能到法院办理,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的,应当由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按照普
变更监护人要到法院办理。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青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可以变更监护人的情形有三种:1、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监护人依然是其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即使父母离婚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