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2021-03-26 93
普法内容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主要有以下规定: 1、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2、但若是自权利受损超过二十年的,则法院一般不再予以保护。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医疗纠纷有哪些诉讼时效的规定
    医疗纠纷有哪些诉讼时效的规定

    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超过诉讼时效的,对方当事人享有时效抗辩权。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1-06-30 34
  • 诉讼时效的范围有哪些,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诉讼时效的范围有哪些,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权利人提出请求的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当时效期间届满时。诉讼时效规定1条的意思是指该诉讼时效规定这个司法解释仅规定了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

    2024-06-15 40
  • 民事诉讼中合同纠纷时效有规定吗
    民事诉讼中合同纠纷时效有规定吗

    民法典中,合同的履行纠纷有时效限制,一般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在三年后并且在最长诉讼时效即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二十年内提起诉讼的,被告一旦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原告可能

    2021-03-16 179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最长多久,合同纠纷诉讼时效

    合同纠纷的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但有些情况则不是,例如: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二)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三)寄存财物被丢失或

    2022-07-18 15,340
  • 诉讼时效有哪些,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

    2021-03-30 15,340
  •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的时效是几年呀,法律有哪些规定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的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23-10-16 15,340
  • 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有哪些诉讼时效

    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是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诉讼时效为四年。

    2023-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01:06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判断赠与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前提是要明确诉的性质。根据诉讼标的的性质和内容,诉可以分为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这三种不同的诉,分别对应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支配权和形成权。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不适用于确认之诉。给付之诉,是

    1,204 15,340
  • 股权转让纠纷有没有诉讼时效 01:04
    股权转让纠纷有没有诉讼时效

    股权转让纠纷,适用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因此,当事人想要行使相应的权利、寻求法律的救济,就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一般情况下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

    1,766 15,340
  •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01:14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当事人一方死亡,要等候继承人是否参与诉讼案件的。第二,当事人一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三,代表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还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

    1,357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