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
有。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一种犯罪形态。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但是没有得逞的情况,就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司法解释如下: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构成本罪的,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且具有三种情形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2、此三种情形为: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为近亲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确定量刑起点:1.对于犯罪情节一般,犯罪金额在1万元以下,需要判处自由刑的,量刑起点为拘役3个月至有期徒刑6个月。2.对于买赃自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意思就是明知道当事人的收入是非法收入仍然帮助当事人转移,窝藏,因为犯罪所得正常情况下都应该上交给司法机关,帮助犯罪嫌疑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也是一种犯罪行为,量刑是三年以上到7年以下的有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源于2007年5月1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针对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
根据最高院发布的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具体来说,行为人可能触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同时,是否立案会从本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来考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进行追究的活动。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要件如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刑法理论上一般将本罪简称为赃物犯罪。在具体案件中,会根据具体犯罪行为及其指向的对象,确定适用的罪名。其中:1、犯罪所得,是指通过犯罪直接得到的赃款、赃物,不
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达到两百万的,司法机关可能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判处该罪时,要求行为人肯定明知或者可能明知是赃物。并且,如果行为人先前不知是赃物,但知道后仍代为保管、掩饰、隐瞒的,同样成立本罪。将赃物据为所有的,不成立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