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法占用土地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非法占用土地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非法占用土地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2020-04-17 139
普法内容
非法占用土地罪包括以下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行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主观方面一般表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活动,非法提供便利,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2020-10-23 132
  • 非法滥伐林木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非法滥伐林木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构成非法滥伐林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

    2020-01-04 128
  • 诈骗罪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有哪些
    诈骗罪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有哪些

    诈骗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分别如下: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2-04-13 1,577
专业问答更多>>
  • 挪用资金罪的客观方面、客观方面、客观方面

    挪用资金罪(刑法第272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

    2022-01-17 15,340
  • 行政枉法裁判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

    2022-11-04 15,340
  • 非法制造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客体要件。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出口退税,扣除税收发票罪侵犯的客户是双重客户,即国家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收据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刷

    2021-10-12 15,340
  • ? 帮助恐怖活动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帮助恐怖活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帮助恐怖活动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金钱或者其他物质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

    2023-10-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有哪些规定 00:49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有哪些规定

    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销售假

    736 15,340
  •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认定标准 01:28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认定标准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狩猎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

    1,259 15,340
  • 徇私枉法罪有哪些客观表现形式 01:08
    徇私枉法罪有哪些客观表现形式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第一,对明知是无罪的人,使他受到追诉。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司法工作人员为了徇私徇情,仍然对其进行立案侦查、起诉或审判的,就属

    1,78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