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如何判定明知
如何判定明知

如何判定明知

2024-06-12 1
普法内容
为了加强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意见》以年龄为界作出特别规定:只要与不满12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一律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具体理由后有详述)。尽管如此,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认定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如所周知,法律所要求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一个主观上的认识问题。对于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事实要素,刑法理论和实务上历来主张采用推定方法予以认定,即依据相关联的客观事实,以一般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作出符合形式逻辑的推断。如凡是教师与小学女生发生性关系的,应当推定行为人明知是幼女。因为,小学阶段的女生除极个别特殊例外的情形外,不可能是14周岁以上的学生。这就是基于一般人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判断结论。当然,运用推定方法应当给予被告人作出合理辩解的机会,且司法机关负有审查核实的义务或责任。倘若忽略了主观事实的特定认定方法与规则,单纯停留于被害女生的体貌特征、言行举止或衣着打扮等争辩是否幼女,则很可能是见仁见智,难以产生说服力。事实上,大多数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均发生在熟人之间,且作案时间较长,推定被告人明知对方是幼女并不困难。对于被告人以现今女孩身体发育较早、态度开放主动等为借口为自己辩解的,应当严格审查,尽力压缩其脱罪的空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帮信罪如何判断明知罪名
    帮信罪如何判断明知罪名

    帮信罪判断明知的情形如下: 1、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以上的; 2、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以上的; 3、违法所得一万以上的; 4、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

    2021-02-01 14
  • 共同犯罪中明知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中明知如何认定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犯罪人的主观方面是明知该行为是犯罪的认定为共同犯罪中明知;明知表明行为人已经知道,属于犯罪故意范畴。如果行为人对犯罪行为作出“明知”供述,其供述与相关证据在逻辑上具有自洽性,那么可以判定行为人在主观上系明知。

    2020-10-11 143
  • 诈骗案件如何推定主观明知
    诈骗案件如何推定主观明知

    看是否明知,目的是诈骗钱财。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对象是公私财物。 2、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3、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2024-06-27 18
专业问答更多>>
  • 哪些情况下判定行为人明知,如何理解一般情况下,明知是否明知

    根据法律的规定,“明知”不仅包括行为人明明知道的情形,还包括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推定行为人应当知道的情形。《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平交易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2002年

    2022-02-15 15,340
  • 明明是工伤却不知如何认定

    1、明明是工伤但社保局或劳动局却不予认定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去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去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先复议再起诉也是可行的。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

    2022-11-05 15,340
  • 收赃罪如何证明明知

    我国《刑法》的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财产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收购、转移、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隐瞒、掩饰的,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是否“明知”是行为人主观心态,证明“明知”最直接最有力的

    2022-02-04 15,340
  • 如何认定明知知道药品是假药依据

    (一)划清生产、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关键是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实践中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判断,一般来说应依赖于对假药这种物质和他人使用假

    2022-08-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传销定罪是如何判定的 02:28
    传销定罪是如何判定的

    传销定罪的判定标准如下: 1、只有组织传销者、领导传销者是传销罪的定罪主体; 2、传销活动是指要求参与传销的人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而属于犯罪的行为是指引诱、胁迫他人参加,或引诱胁迫参加者发展下家

    5,682 15,340
  • 车祸责任该如何判定 01:09
    车祸责任该如何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符合以下规则: 1、当事人一方存在有过错行为,该过错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主要的交通事故责任;过错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则不承担交通事故责任; 2、两方当事人都存在过错行为,且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

    1,598 15,340
  •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01:29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条以及第62条的规定,对于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情况,双方当事人首先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的补充协议。换句话说,就算双方事先约定不明确,也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就合同的履行期限问题达成新的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

    99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