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公职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分为六类。这六类分别为: 1、违反政治要求的违法行为; 2、违反组织要求的违法行为; 3、违反廉洁要求的违法行为; 4、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5、违反工作要求的违法行为; 6、违反公职人员道德要求的违法行为。
为使劳动能力鉴定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对工伤或患职业病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做出更加客观、科学的技术鉴定,在总结分析10余年工伤评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B161801996
强制报告制度规定的接报人有三大类: 1、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例如教育局、民政局、共青团、妇联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2、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包括依法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看护、医疗、救助、监护等特殊职责的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没有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要向法院报告其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的,就属于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
主管部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的,由上级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大概包括 ①以盗窃、欺诈、胁迫等手段非法占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员工个人财物的; ②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并使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影响,而造成损失的; ③在用人单位因工作的需要,要求劳动
建议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或检察院投诉。构成犯罪的,建议及时报警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公职人员违法,需要根据违规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情节轻微,不涉嫌犯罪或者行政处罚的,只给予政务处分,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需要按照规定降低级别。情节严重,有违法暴
劳动者严重违反工资制度的,可以辞退。辞退的前提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劳动者严重违反该规章制度尚未被处罚。若劳动者已经违反过该规章制度,则该规章制度必须具有法定可重复处罚性;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必须达到严重程度,一般违反不得行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