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2023初犯偶犯罪律规定是什么
2023初犯偶犯罪律规定是什么

2023初犯偶犯罪律规定是什么

2024-05-25 4
普法内容
初犯偶犯法律规定 初犯由于是第一次犯罪,犯罪的习癖尚未养成,可改造性大;偶犯,犯罪人之所以实施犯罪,往往是利用了某些客观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犯罪行为未必发生。因此,二者都可以作为酌定从轻的量刑情节。 初犯做为酌定情节的考量 我们已经知道初犯是与前科犯相反对的。我们还知道前科是酌定的从重处罚情节。如果被告人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犯罪,因为有前科,可以从重处罚。如果被告人是第一次犯罪即初犯,可以从轻处罚。上述从重、从轻的参照是什么?是互为参照还是另有一个独立的标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举一例子:甲盗窃5千元,是初犯,酌定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乙盗窃5千元,有前科,酌定从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假如说对甲、乙的量刑是参照另一个独立的标准,那这个标准的行为情形只能是:既不是初犯、又不具有前科。显然这是一个悖论,不存在这样的情形。因而,独立标准说不能成立。互为参照说是唯一可能。用上述例子来验证,也能其说自圆:同样的犯罪行为,甲因为是初犯,所以较有前科的乙刑期少了一年。 因而,初犯从轻处罚是以有前科的同等犯罪量刑为参照,进而从轻的。有前科从重处罚,则是参照同等行为的初犯者的量刑来从重的。明白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在审判和立法实践中都大有裨益。我们审判时要谨记初犯从轻是以前科犯的情形为参照的,不明所以的讲初犯从轻,可能会导致量刑宽纵而不自知。另外,在制定量刑标准时,切忌同时出现初犯从轻多少、前科犯从重多少的规定,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定,就等于预设了一个独立的标准,可我们知道独立标准子虚乌有,独立标准说是一种悖谬。 偶犯做为酌定情节的考量 犯罪的发生有社会的、个人的原因。尤其对有些犯罪而言,社会的原因起更大的作用,毕竟天生犯罪人理论至今还没有得到证实。所以李斯特说“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在引发犯罪的诸多因素中,想区分哪些是偶然性的,哪些是必然性的,实践中很困难。但在偶犯的语境下,罪犯个人原因主导诱发犯罪的,不成立偶犯;偶然性因素为主或在很大程度上诱发犯罪的,可以认定为偶犯。偶犯酌定从轻的理论根据,我推论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从客观方面来看,因为是偶然的犯罪,其发生的概率较小,冲击社会的危害相应就较小; 二、从主观上来看,因为更多的是偶然性因素促成了犯罪的发生,对犯罪之人的责难程度就相应减小。 故意犯未必不是偶犯。如因为偶然因素的出现,临时起意的小偷小摸,被人羞辱后盛怒之下的故意杀人,都可能属于偶犯。过失犯未必尽是偶犯。如某人犯交通肇事罪,事故原因系超速超载,查明该人之前有多次超速超载不良记录,此种情形就不能认定为偶犯。 偶犯成立与否,关键在于犯罪原因力的判断。故而在认定偶犯时,必须掌握充足的证据,熟悉犯罪前后的相关事实,通盘考虑诱发犯罪的各种原因,才能做出较为有理的判断。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因为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晰性和确定性枘凿不入,偶犯做为一个模糊和充满主观臆断性质的且没有上升到刑法明文之规定的概念,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慎之又慎地用做酌定量刑情节。 不能予以从轻处罚情节有哪些 1、醉酒的人犯罪。醉酒的人不仅不能成为免除或减轻、从轻处罚的依据,在交通肇事犯罪中,如果行为人酒后驾驶,不仅在责任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可能因此从重处罚。但行文系病理性醉酒且自己不知情,因醉酒实施犯罪行为的,则因缺乏刑事责任能力,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 2、法盲。俗话说不知者不怪罪,但并不适用于法律领域。在现代社会,学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不知法不能减轻责任,“知法犯法”也不会“罪加一等”,否则人们就不会有学法的积极性,反而在触犯法律时可以以不知法推卸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帮信罪偶犯初犯判几年
    帮信罪偶犯初犯判几年

    1、行为人初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3、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

    2021-11-01 41
  • 初犯偶犯盗窃罪可以缓刑吗
    初犯偶犯盗窃罪可以缓刑吗

    缓刑的条件包括以下三个: 1、原应当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 2、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不是累犯。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 在对一般盗窃行为定罪的时候,需要看是否达到了数额

    2020-06-19 25
  • 初犯偶犯的量刑依据
    初犯偶犯的量刑依据

    对初犯是否应从轻处罚,只能根据犯罪的各种情节综合考虑。初犯系第一次犯罪,一般说来恶习不深,易于改造。可以比照累犯从轻处罚,但是有的初犯则是数次犯罪,甚至还可能是惯犯或常业犯,由于各种原因而一直逃避法网,这类初犯就不应从轻处罚。在劳改实践中,

    2020-10-07 598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初犯偶犯

    初犯是指初次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由于是第一次实施犯罪,犯罪的习僻尚未形成,可改造性较大,再犯可能性相对较小。偶犯是指偶然地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相当于“机会犯”,这样的犯罪人之所以实施犯罪,存在一定的客观原

    2022-03-22 15,340
  • 法律关于初犯偶犯的规定有什么

    初犯、偶犯的概念在我国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只是在刑事政策中才常常提及,司法实践中认为初犯为第一次受到有罪判决之罪犯,偶犯为未形成犯罪恶习或不以犯罪为常业的罪犯,因此主观恶性和再犯可能性都比较小。但是没

    2023-06-04 15,340
  • 抢劫从犯初犯初犯初犯犯罪加轻微伤从犯抢劫罪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量刑看案情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

    2022-02-07 15,340
  • 妨害作证罪初犯规定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6-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初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判多久 00:54
    初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判多久

    初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7,786 15,340
  • 初犯诈骗罪能缓刑吗 00:48
    初犯诈骗罪能缓刑吗

    初犯诈骗罪能适用缓刑,但该犯罪分子必须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才能适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1,311 15,340
  • 盗窃1500元是初犯怎么判 00:57
    盗窃1500元是初犯怎么判

    盗窃1500元是初犯,属于盗窃数额较大,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1,39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