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支付的劳动仲裁补偿能否税前扣除
支付的劳动仲裁补偿能否税前扣除

支付的劳动仲裁补偿能否税前扣除

2024-05-24 22
普法内容
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的补偿金不超过当地年平均工资3倍的免征税,超过3倍的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一起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规定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 1、如果支付的金额不大,可以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工资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工资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如果人员较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对当前损益影响较大,可以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企业以后年度分期摊销。 (1)支付时:借:长期待摊费用经济补偿金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摊销时: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工资贷:长期待摊费用经济补偿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为员工支付取暖费能否税前扣除
    为员工支付取暖费能否税前扣除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0]3号)第三条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

    2024-05-28 19
  • 中税劳动仲裁认定的工资,企业支付是否代扣代缴个税
    中税劳动仲裁认定的工资,企业支付是否代扣代缴个税

    在支付员工薪酬时需要依法纳税。 此项责任并非由员工直接承担,而是由企业代为扣除并缴纳。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乃根据行政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实施。而法院则属于司法机关之一,其职责主要在于执行司法裁决或判决。 法院判定企业应当支付薪资,企

    2024-05-07 22
  • 克扣工资劳动仲裁支付多少赔偿金
    克扣工资劳动仲裁支付多少赔偿金

    公司克扣工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应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及其1至5倍的赔偿金。由此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委员会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应支付的工资报酬及其25%的经济补偿。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满足的条件如

    2022-09-30 762
专业问答更多>>
  • 中税劳动仲裁认定的工资,企业支付是否代扣代缴个税

    在支付员工薪酬时需要依法纳税。 此项责任并非由员工直接承担,而是由企业代为扣除并缴纳。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乃根据行政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实施。而法院则属于司法机关之一,其职责主要在于执行司法裁

    2024-09-15 15,340
  • 劳动仲裁支付令怎么解除?

    劳动者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与用人单位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申请支付令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2022-08-09 15,340
  • 支付多少的劳动仲裁费用才能主张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是不收费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如果发生劳动争议,不想调停,不能调停,或者达成调停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

    2021-10-15 15,340
  • 查补的是否税前不能扣除

    查补的增值税,可以做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调减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能叫税前扣除。

    2022-10-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30 15,340
  • 劳动仲裁五险一金怎么补偿 01:16
    劳动仲裁五险一金怎么补偿

    劳动仲裁五险一金的补偿,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

    6,237 15,340
  •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966 15,340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