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2023民间短期借贷是如何规定的?
2023民间短期借贷是如何规定的?

2023民间短期借贷是如何规定的?

2024-05-30 6
普法内容
民事法律纠纷是有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有以下两种: 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逾期罚息是如何规定的民间借贷行为是否合法
    民间借贷逾期罚息是如何规定的民间借贷行为是否合法

    现在我国已经试点承认民间借贷合法化,只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备,即承认借贷的合法。 全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单笔借款金额300万以上”、

    2024-05-09 34
  • 民间借贷属于短期借款吗
    民间借贷属于短期借款吗

    属于,首先,民间借贷其实也是借款合同的一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别于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而之所以有人认为民间借贷与借款合同有所区别,是因为一般而言民间借贷约定相对比较简单,例如一张借条,就一行字而已一般金融机构的放贷合同都比较详细和规范,因而

    2024-05-03 20
  • 2023短期贷款的期限规定
    2023短期贷款的期限规定

    超短期贷款(就如你所说的几天的贷款)银行仍可以办理。但具体是否办理,要看当地银行是否认为该业务有利可图。一般来说,个人贷款是不会做超短期的,只有公司贷款,且金额相对较大的,银行才愿意做超短期贷款。当然,如果银行考虑到今后的业务关系、社会关系

    2024-06-05 29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是否属于短期借款?

    属于,首先,民间借贷实际上也是借款合同的一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别于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有人认为民间借贷与借款合同有所区别,主要是因为民间借贷的约定相对较为简单,通常只需要一张借条,而金融机构的放贷合

    2025-01-03 15,340
  • 民间借贷2023新规定是什么

    约定的年利率未超过24%的是合法的,在36%以上的,法律是不承认的。比如说你去找人借钱,他的每年的利息是在24%以内,你没有给,那就是违法的,法院会判你必须给。

    2023-09-19 15,340
  • 民间借贷如何使用短信证据?

    手机短信有其固有的易灭失性:其一,短信很容易由于机主的操作不当误被删除。其二,可能被利害关系人恶意删除致使证据毁灭。其三,手机存储容量过小,可能因短信接收过多致使其被自动删除。其四,手机灭失及SIM卡

    2023-06-11 15,340
  • 如何办理一些民间贷款短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利率的四倍(包括利率本数)。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

    2022-09-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01:08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原告也就是债权人有选择权,既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合同

    1,272 15,340
  •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规定 01:17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规定

    1、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套取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向他人集资或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获得资金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事先知道借款人要用钱犯罪还出借的;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

    6,873 15,340
  •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616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