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经济上
根据1982年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相关规定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我
1、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 2、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 3、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 4、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从1954年起,我国先后制定、颁布过4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
在我国什么属于根本违约? 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致使该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是一般违约的构成要件,加上因违约行为导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其法律效果是当一方根本违约
2018年最新的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的规定如下,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失效)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条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采用分别条文规定,删除了“等价有偿”。但是,等价有偿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轻伤鉴定需要参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进行,该标准明确界定了轻伤的概念,即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具体的内容应当根据自己的受损部位,结合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