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签订后发现对方有欺诈行为合同效力如何
合同签订后发现对方有欺诈行为合同效力如何

合同签订后发现对方有欺诈行为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7 130
普法内容
签订合同后发现对方有欺诈行为:任何含有欺诈条款和内容的合同是可撤销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并由由欺骗方承担相应的责任;若是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可以通过刑法来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签订订房合同后发现中介有欺诈行为怎么办
    签订订房合同后发现中介有欺诈行为怎么办

    与中介签订合同后,发现中介存在欺诈行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对于一方以欺诈手段违背对方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受欺诈人应当及时行使撤销权,在一年内请求撤销。

    2021-02-25 141
  • 发现合同对方存在欺诈行为怎么办?
    发现合同对方存在欺诈行为怎么办?

    发现合同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应暂停履行合同并收集相关证据,以便采取民事或刑事救济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2022-04-15 443
  • 通过欺诈行为与他人签订合同无效吗
    通过欺诈行为与他人签订合同无效吗

    通过欺诈行为与他人签订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

    2024-06-28 31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签订了后如何预防合同欺诈行为?

    买方在履行合同时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欺诈行为: (1)交货时,卖方根据合同要求买方提供担保。如果买方不提供担保,卖方可以拒绝交付货物。 (2)卖方在履行买卖合同时防止欺诈的主要措施是确保卖方能够交付货物。

    2021-11-12 15,340
  • 签订了合同后发现无效那无效合同的效力为何种?

    1、合同是否有效与设定合同的行为有关联。 2、无效合同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但是会产生法律后果。例如,合同无效后会涉及到已经履行的义务、财产等的返还问题。 3、合同无效不一定导致所有条款都无效,要看合同中

    2022-08-16 15,340
  • 如2006年发现XX合同方有欺诈行为,何时为最后上诉期限?

    美国的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时效期限分别为几年:美国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散见于各州法律,不统一,一般为一年。刑事诉讼的时效期限根据刑事的性质而来,一般是5年。

    2022-10-06 15,340
  • 在订立合同时如何防范合同欺诈行为的出现

    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使其产生错误的认识而订立的合同就是以欺诈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可是到底应如何认定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呢,在订立合同时如何防范合同欺诈行为的出现呢,或许您之前对此

    2023-08-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42 15,340
  • 合同变更后原合同的效力如何 01:00
    合同变更后原合同的效力如何

    合同变更后原合同的效力,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新签订的合同中会对之前的合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注明撤销之前的合同,原合同就会因为新合同的生效而变得无效; 2、合同变更部分内容是需要在原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合同的变更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

    605 15,340
  • 几岁签订合同有效吗 01:12
    几岁签订合同有效吗

    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资格。每个人的的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年龄、智力等条件有所不同,法律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1,529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