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法院对战时临阵脱逃罪如何裁判
法院对战时临阵脱逃罪如何裁判

法院对战时临阵脱逃罪如何裁判

2024-06-25 4
普法内容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 (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 (2)煽动他人或组织他人脱逃的; (3)在战斗最激烈、最关键时刻,在重要岗位上脱逃的; (4)滥用红十字旗帜或徽章以及以私自佩带红十字微章和袖章的; (5)舰艇、飞行人员放弃舰艇、飞机脱逃的; (6)对处在危难情况下的军人和友邻部队,可以救援却脱逃的; (7)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达到脱逃目的等。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一般是指由于行为人犯本条罪,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战时遭受严重失利,或者严重影响了本次战役全局等。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要如何正确认定战时临阵脱逃罪
    要如何正确认定战时临阵脱逃罪

    战时临阵脱逃罪与不少罪名都有相似之处, (一)本罪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违反军人职责,逃离部队工作、战斗岗位的行为。区别在于: 1、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只能在战时、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态下;逃离部队罪则主要

    2023-09-10 39
  • 犯战时临阵脱逃罪严重吗
    犯战时临阵脱逃罪严重吗

    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战时临阵脱逃罪,是需要承担严重的刑事责任的。我国《刑法》中对于预备役人员构成战时临阵脱逃罪适用的处罚规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构成战时林正脱逃罪,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06-09 51
  • 战时临阵脱逃罪司法解释是如何解释的?
    战时临阵脱逃罪司法解释是如何解释的?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概念定义 战时临阵脱逃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战时临阵脱逃罪犯罪构成要件 认定战时临阵脱逃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一、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概念定义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

    2024-05-11 39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战时临阵脱逃罪,什么是战时临阵脱逃罪,具体

    战时逃阵逃犯罪的立案标准违反职责,涉嫌在战时逃逸的,一经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士兵必须故意逃跑,这种逃跑必须发生在战时,即构成犯罪。

    2021-12-21 15,340
  • 要如何正确认定战时临阵脱逃罪

    战时临阵脱逃罪与不少罪名都有相似之处, (一)本罪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违反军人职责,逃离部队工作、战斗岗位的行为。区别在于: 1、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只能在战时、战场

    2024-08-25 15,340
  • 什么是战时临阵脱逃罪它的特征是怎样的, 如何正确认定战时临阵脱逃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战时不履行军职人员职责、临阵脱逃的行为。 临阵脱逃,是指在战场上或者在战争状态时部队已受领作战任务,待命出击时,擅自离开所在部队逃离的行为。该行为的严重后果不仅在于使部队战斗力减员

    2022-03-05 15,340
  • 遇战时临阵脱逃被告如何量刑?

    构成临阵脱逃罪法院的量刑规定如下: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9-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209 15,340
  • 脱逃罪认定标准 01:27
    脱逃罪认定标准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在受审、押解途中逃跑的,也属于脱逃行为。脱逃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直接故意。脱逃包括暴力脱逃和非暴力脱逃,也包含单人脱逃和多人脱逃。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715 15,340
  •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28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