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与死缓有哪些不同?,法律有哪些规定
缓刑与死缓有哪些不同?,法律有哪些规定

缓刑与死缓有哪些不同?,法律有哪些规定

2024-06-02 20
普法内容
缓刑死缓有哪些不同?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定;死缓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撤销法律有哪些规定
    缓刑撤销法律有哪些规定

    缓刑撤销法的规定如下: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前没有判决其他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并依照规定决定执行前罪和后罪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

    2022-04-14 254
  • 有哪些规定可以死缓减刑
    有哪些规定可以死缓减刑

    以下规定可以死缓减刑: 1、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无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的,二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后执行死刑;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

    2022-04-14 308
  • 无期和死缓哪个重,有哪些法律规定
    无期和死缓哪个重,有哪些法律规定

    应当是死刑缓期执行更重,死刑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刑罚形式,是最高、最严厉的刑罚,属于主刑之一。死刑缓期执行虽然不是立即执行死刑但也属于死刑的范畴,若是在缓期执行期间有新的犯罪有可能会被立即执行死刑剥夺生命,而无期徒刑只是限制人身自由并不直

    2024-05-11 25
专业问答更多>>
  • 有哪些法律对死缓有规定?

    死缓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其他情形下,不会执行死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2023-08-20 15,340
  • 死刑缓期司法法规有哪些

    适用死刑缓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罪该处死;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

    2022-05-27 15,340
  • 什么叫缓刑? 缓刑刑罚有哪些法律规定?

    一般缓刑,是相对于战时缓刑的概念,根据我国刑罚典第72条的规定,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前提下,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并规定一定的考验期,考验期内实行社

    2023-12-06 15,340
  • 死刑和缓刑有什么区别,有哪些法律规定

    死刑和缓刑的区别在于执行的机关和适用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死刑所执行的机关是监狱,而缓刑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其次对于死刑只有在罪刑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才会判处,在我国对于实行的判决是非常严格的。

    2023-12-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死缓犯限制减刑的条件有哪些 01:13
    死缓犯限制减刑的条件有哪些

    关于死缓犯限制减刑的条件,具体如下: 1、累犯限制减刑,累犯一般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次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由于累犯体现了较高的人身危险性,所以限制减刑;

    2,079 15,340
  • 缓刑的适应条件有哪些 01:04
    缓刑的适应条件有哪些

    缓刑,主要是针对触犯刑法,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先宣告定罪,暂时不执行判处的刑罚。 缓刑适用条件有:针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宣告缓刑,对于犯罪人中有未满18周岁、正

    3,731 15,340
  • 借条与欠条法律上有哪些不同 01:31
    借条与欠条法律上有哪些不同

    欠条和借条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它们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条主要是因借贷而产生,欠款则可能是因为买卖、租赁、工程等原因产生。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最长时效不得超过三年,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

    1,37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