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一般拘役缓刑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一般拘役缓刑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一般拘役缓刑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2022-12-27 117
普法内容
1、拘役判缓刑的考验期一般需要二个月至一年。 2、依据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且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其缓刑考验期应当在原判刑期以上,但不能超过一年,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3、拘役的刑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因此拘役判缓刑的考验期一般需要二个月至一年,具体根据其量刑确定。
《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拘役缓刑考验期限是多久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拘役缓刑考验期限是多久

    根据法律,拘役指的是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 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 被判拘役,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之日起生效,但

    2020-06-30 188
  • 拘役缓刑考验期的规定
    拘役缓刑考验期的规定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具体规定如下: 1、拘役的刑期。拘役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拘役的刑期最长不能超过1年。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处拘役的期限,从判决

    2024-01-21 106
  • 缓刑的考验期是什么意思考验期限又是多长时间
    缓刑的考验期是什么意思考验期限又是多长时间

    缓刑考验期,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

    2021-04-25 26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考验期多长时间缓刑考验期一般不超过

    缓刑是对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或者不属累犯的犯罪分子适用的量刑制度,根据刑法第76条,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

    2022-04-29 15,340
  • 拘役缓刑是否有案底 拘役一般多长时间

    拘役说的通俗点就是坐牢,这是是一种刑罚方法,是刑事犯罪后给予的刑事制裁,所以被判拘役的人是会留案底的。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被判拘役,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之日起生效,但

    2023-08-28 15,340
  • 拘役缓刑的缓刑考验时限

    根据规定拘役缓刑的考验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

    2022-08-29 15,340
  •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考验期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缓刑考验期期限是多久 我国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

    2022-03-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471 15,340
  •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411 15,340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679 15,340
任俊青律师 任俊青律师

北京市方舟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85-1898-0887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