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侵犯他人肖像权判多少年
侵犯他人肖像权判多少年

侵犯他人肖像权判多少年

2021-06-25 116
普法内容
一般情况下,侵犯肖像权属于民事案件,行为人不会被判刑。受害人可以自行制止侵犯肖像权行为,也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排除阻碍,按照法律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那么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侵犯肖像权犯罪多少天能判刑
    侵犯肖像权犯罪多少天能判刑

    侵害肖像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对于侵害肖像权的行

    2021-04-21 78
  • 【肖像权纠纷】侵犯肖像权的定义
    【肖像权纠纷】侵犯肖像权的定义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

    2022-09-29 124
  • 民法典规定丑化他人肖像是侵犯名誉权还是肖像权
    民法典规定丑化他人肖像是侵犯名誉权还是肖像权

    丑化他人肖像是侵犯肖像权,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

    2021-03-02 177
专业问答更多>>
  • 侵犯自己的肖像权侵犯他人肖像权怎么处理

    根据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赔偿损失。因此,如肖像权受到侵害,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

    2021-06-30 15,340
  • 如何起诉对方侵犯肖像权和他人肖像权?

    关于你提出的侵犯肖像权怎么起诉的问题是这样的,、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

    2022-08-08 15,340
  • 侵犯肖像权责任最多判几年?

    一般情况下,侵犯肖像权属于民事案件,行为人不会被判刑。受害人可以自行制止侵犯肖像权行为,也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排除阻碍,按照法律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那么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

    2023-07-14 15,340
  • 用AI技术伪造他人肖像构成侵犯肖像权吗

    用AI技术伪造他人肖像是侵权行为。法律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用AI技术伪造他人肖像就属于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他人肖像的行为,所以应当构成侵犯他人

    2022-06-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00:59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不算侵犯肖像权。只要没有用别人的照片当头像,并且没有营利的,那么就不算是侵犯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本人同意,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

    5,950 15,340
  •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00:55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不能够使用其肖像作为营利的手段,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商标、广告、装饰等。单纯就摄影而言,作品如果是没在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而拍摄取得的,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展览、发表也不可以,

    1,233 15,340
  • 酒店装摄像头判多少年 00:58
    酒店装摄像头判多少年

    酒店装摄像头,有可能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要求行为人实施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

    2,928 15,340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