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抵押类型中的浮动和即时有哪些?
抵押类型中的浮动和即时有哪些?

抵押类型中的浮动和即时有哪些?

2021-03-22 88
普法内容
浮动抵押具有的特点有抵押财产属于抵押人现有或将有的全部财产,抵押财产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等,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抵押权人可以对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六条 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确定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浮动抵押的抵押财产准则有哪些
    浮动抵押的抵押财产准则有哪些

    浮动抵押中出现下列情形的抵押财产确定: 1、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 2、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未实现; 3、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4、严重影响债权实现的其他情形。

    2021-04-29 143
  • 浮动抵押权的订立流程有哪些
    浮动抵押权的订立流程有哪些

    浮动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浮动抵押的实现方式: 1、浮动抵押的主体限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 2、浮动抵押的财产限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3、浮动抵押必须是书面协议; 4、实现抵押权

    2021-01-20 133
  • 浮动抵押担保人的权利有哪些
    浮动抵押担保人的权利有哪些

    担保人的权利主要有: (1)公司仍可继续进行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不受设立浮动担保权的影响; (2)公司有权为继续经营目的在担保财产上设立其他性质的担保权,如设立固定担保权、质权等; (3)公司有权自由处分担保财产,而不必事先取得担保权人的同

    2024-07-01 24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浮动抵押?浮动抵押具有哪些特征?

    浮动抵押,是指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包括现在的和将来可以取得的全部资产为标的设定的抵押。浮动抵押制度始创于19世纪的英国,是英国衡平法上的一项担保制度。该制度在大多数英美法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并为非普通法系的

    2023-06-12 15,340
  • 借条有哪些抵押类型

    不动产产抵押必须登记,否则抵押权不成立,因此,你们双方的抵押合同有效,但抵押权没有,更何况是他父亲的,到最后还是享受不了此房的抵押权。 你可以让他拿自己的东西抵押,如果不动产可股权,必须登记,如果是动

    2022-12-16 15,340
  • 物业中浮动抵押有哪些注意事项

    动产浮动抵押注意事项如下: 第 一、动产浮动抵押权的设定应当登记。 第 二、浮动抵押登记的效力是不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 三、浮动抵押登记对抗力存在例外。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

    2023-07-24 15,340
  • 贷款买车的抵押车有哪些类型

    车贷的办理流程: ①首先,需要贷款者准备好身份证、居住证明、工作证明、贷款用途证明等证明材料,到一次银行,填写一张申请表,填一份合同。 ②然后,等待银行的贷前资格调查与审批。如果贷款者符合银行规定的贷

    2022-08-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企业并购的类型有哪些 01:32
    企业并购的类型有哪些

    如果从行业角度对企业并购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 如果按照企业并购的付款形式进行划分,并购一般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主要指的是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绝大部分资产、或全部

    5,535 15,340
  • 表见代理的类型有哪些 01:12
    表见代理的类型有哪些

    表见代理就是在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有权代理,但其实是属于无权代理。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行为人仍然继续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对表见代理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实质上是在无权代理层面

    1,199 15,340
  •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01:14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合同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捏造虚假事实、设定陷阱、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告诉另一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者履行

    876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