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员工接私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员工接私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员工接私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2020-10-12 230
普法内容
法律没有禁止全日制员工接私活或兼职。公司如无规章制度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员工接私活法律是不禁止的。 如员工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接私活,则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一个公司的业务员接私单有法律责任吗?
    一个公司的业务员接私单有法律责任吗?

    业务员接私单不是职务侵占,职务侵占是指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行为。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020-10-29 393
  • 在公司上班接私单会有法律责任吗
    在公司上班接私单会有法律责任吗

    在公司上班接私单有法律责任。 在公司上班接私单属于岗位员工以权谋私行为,客观上侵害了公司利益。公司可以追究员工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受刑事处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

    2023-05-25 27
  • 员工私下成立公司要付哪些法律责任?
    员工私下成立公司要付哪些法律责任?

    这有可能牵扯到竞业禁止问题 还要看你在职的单位的性质和你成立公司的性质 还要看你在职单位当初签订相关劳动合同时是否有相关条款的约定如明确约定在职员工不得私自另行成立其他公司等

    2024-05-13 16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接私单是否有强制性责任

    1、员工接私单一般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单位指出,仍然拒不改正的,单位可依照其规章制度给予其一定的处罚,或者依法与其解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2022-11-03 15,340
  • 给员工接私单造成法律后果

    这是员工以权谋私的行为,客观上侵犯了公司的利益。公司可以追究员工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会受到刑事处罚。《刑法》【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

    2021-12-02 15,340
  • 工作人员单采血浆站有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单采血浆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一)采集血浆前,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健康检查标准对供血浆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化验的; (二)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

    2023-07-20 15,340
  • 员工私下成立公司要付哪些法律责任?

    这有可能牵扯到竞业禁止问题 还要看你在职的单位的性质和你成立公司的性质 还要看你在职单位当初签订相关劳动合同时是否有相关条款的约定如明确约定在职员工不得私自另行成立其他公司等

    2022-12-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程监理单位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00:58
    工程监理单位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工程监理单位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4种,分别为: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未依照法律、法

    1,581 15,340
  •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01:01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只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761 15,340
  •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00:52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恶意投诉,已属于侵犯他人名誉的范畴了。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需要承

    3,74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