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入室抢劫未遂且伤人量刑标准是什么
入室抢劫未遂且伤人量刑标准是什么

入室抢劫未遂且伤人量刑标准是什么

2022-12-02 150
普法内容
入室抢劫未遂且伤人的,可以构成抢劫罪,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构成抢劫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法定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入室抢劫?量刑标准?
    什么是入室抢劫?量刑标准?

    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适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2020-02-28 131
  • 抢劫未遂罪量刑标准抢劫未遂罪量刑标准
    抢劫未遂罪量刑标准抢劫未遂罪量刑标准

    入户抢劫起刑点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还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就需要法庭根据犯罪事实的具体情节进行认定。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关于抢劫罪的既

    2020-11-08 427
  • 我入室抢劫没抢成,关于持刀入室抢劫未遂怎么判刑?
    我入室抢劫没抢成,关于持刀入室抢劫未遂怎么判刑?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户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5-24 47
专业问答更多>>
  • 入室抢劫未遂怎么量刑,入室抢劫的认定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未遂判3年以下7天以上,入室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室内。

    2023-03-04 15,340
  • 什么是入室抢劫未遂罪

    入室抢劫未遂罪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入室着手实施抢劫行为,却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

    2022-07-18 15,340
  • 入室打人抢劫怎么判刑, 入室抢劫罪量刑标准, 入室抢劫罪的司法解释

    【1】入室打人抢劫,是抢劫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2-12 15,340
  • 入室盗窃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入室抢劫如何量刑

    某人入室盗窃,刚进屋,女主人回来了,他躲到床下,还是被发现,遂暴力出逃,被抓。该情形依法应定入室抢劫,至少判十年(盗窃过程中或盗窃后为了抗拒抓捕使用暴力的,转化为抢劫罪,入室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3-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持刀入室抢劫判多久 01:16
    持刀入室抢劫判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持刀之一情节并不属于加重情节,而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抢劫公私财物的具体体现。因此,该情节不影响量刑,即对判处刑罚的多少没有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入户抢劫的,处1

    1,650 15,340
  • 未成年抢劫量刑怎么计算 01:17
    未成年抢劫量刑怎么计算

    未成年人实行抢劫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要看行为人的具体年龄,刑法将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做了一个划分,若行为人在实行抢劫行为时,未满十四周岁则不构成抢劫罪,也就不适用刑罚,但可以对其进行教育。另外一种是依照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要对

    1,344 15,340
  • 入室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01:24
    入室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对于抢劫是否可以采取无限防卫措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加以判断。因为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想要采取防卫措施,必须要在适当的限度之内,也就是不能防卫过当,这样才能依据正当防卫的规定,而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在面对一些法定的

    5,49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征鑫律师 刘征鑫律师

重庆合益律师事务所 | 高级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债权债务、企业法律顾问、婚姻家庭、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89-8367-2457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