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债券型基金的法律风险
债券型基金的法律风险

债券型基金的法律风险

2020-04-28 110
普法内容
债券型基金的法律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提前赎回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其他。债券型基金是指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五条 基金财产的债务由基金财产本身承担,基金份额持有人以其出资为限对基金财产的债务承担责任。但基金合同依照本法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基金财产独立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不得将基金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因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归入基金财产。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基金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债券型基金有哪些特点
    债券型基金有哪些特点

    债券基金有以下特点: 1、低风险,低收益。由于债券收益稳定、风险也较小,相对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风险低但回报率也不高; 2、费用较低。由于债券投资管理不如股票投资管理复杂,因此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也相对较低; 3、收益稳定,投资于债券定期都有利

    2023-02-09 33
  • 债券利率风险
    债券利率风险

    债券利率风险如下: 1、违约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市场认为一种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要求债券的收益率要较高,从而弥补可能承受的损失; 2、利率是影响债

    2022-12-30 35
  • 债券逆回购风险
    债券逆回购风险

    债券逆回购的风险通常有: 1、国债交收的风险; 2、系统风险; 3、成交价过低导致利息不够付佣金; 4、其他风险。 债券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国债、政府债券或企业债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2020-06-18 588
专业问答更多>>
  • 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的风险是什么?

    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的风险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或金融债券比较,风险较大。金融债券与政府债券比较,风险较大。购买力风险,违约风险,债券的利率风险,变现能力风险,经营风险,再投资风险。

    2023-09-22 15,340
  • 债券型基金中的投资者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由于债券型基金引起的浪漫?

    关注投资债券的投资者有以下三类人群:(1)部分投资者本身就是保守型的,债券型基金安全稳健,非常符合他们的胃口。(2)部分投资者希望藉债券型基金来保住牛市的胜利果实。目前股市震荡调整加剧,投资者将持有的

    2022-02-15 15,340
  • 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哪个风险大

    一般来说,金融债券相对较企业债券风险小一些。金融债券中包括政策性金融债,政策性是由国家担保的,安全性很高,违约风险相对较小,所以金融债券的资信通常高于其他非金融机构债券;而企业债券的风险相对较高一些,

    2022-11-23 15,340
  • 契约型私募基金运作风险

    契约型私募股权基金形式优劣:优势:1)契约型基金不是法律实体仅仅是财产流动的通道,可以有效的避免双重税负,其所得课税由受益人直接承担,降低税收成本。且,从交易成本考虑,契约型基金因无需注册专门组织实体

    2022-10-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 00:59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除非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但是,就算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仍然存在,比如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可能会就股权权属产生争议;名义股东未经

    1,051 15,340
  • 市场交易主体中合同的法律风险 01:16
    市场交易主体中合同的法律风险

    在订立合同阶段,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1、要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例如,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在合同履

    557 15,340
  •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00:59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合同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表见让与的风险。在未收到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第二,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要求债权人提供催收

    1,462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