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犯罪高发的原因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犯罪高发的原因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犯罪高发的原因是怎样的

2020-06-13 159
普法内容
交通肇事犯罪高发的原因如下: 1、酒后驾车; 2、无证驾驶; 3、超速驾驶; 4、驾驶员经验不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犯交通肇事罪有哪些原因造成交通事故多发
    犯交通肇事罪有哪些原因造成交通事故多发

    交通肇事犯罪高发的原因: 1、酒后驾车; 2、无证驾驶; 3、超速驾驶; 4、病车上路; 5、驾驶员经验不足; 6、驾驶员法律知识薄弱; 7、法律惩罚力度不够。

    2020-08-23 215
  •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什么,怎样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什么,怎样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共同犯罪的定义,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该条款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三个要件: (1)二人以上,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 (2)共同的犯罪

    2024-07-02 50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驾驶员逃避追究法律责任,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重大事故,驾驶员在畏罪心理的驱使下,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驾车逃逸,这是主要原因。 2、驾驶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低,抱有侥幸心理,能跑则跑。 3、无证、无牌、私自出车等,驾驶员怕事情暴露,

    2024-06-06 34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原因导致交通肇事犯罪高发

    1、交通肇事犯罪高发的原因多是由于驾驶人驾驶时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的规定,导致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

    2022-11-04 15,340
  • 交通肇事罪是因果犯吗?

    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也就是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导致严重后果,并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常见的严重后果有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2023-08-08 15,340
  • 太原对交通肇事罪是怎样定罪量刑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2023-07-05 15,340
  • 交通高XX犯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标准是哪些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

    2022-08-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肇事罪最高刑多少年 00:48
    交通肇事罪最高刑多少年

    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如果是违反了交通法规的,造成了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

    1,385 15,340
  •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01:14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包括下面四点:1、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2、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意思就是危害了铁路、公路、水上、空中的交通运输中的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

    2,917 15,340
  • 放高利贷犯的是什么罪 01:35
    放高利贷犯的是什么罪

    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中,并没有将放高利贷定性为犯罪。一般而言,单纯的放高利贷并不会构成犯罪。 但是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人与借出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

    231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