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名词解释
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名词解释

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名词解释

2024-06-13 29
普法内容
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怂勇、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的人,使他人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对教唆犯应当结合被教唆人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罚。 对教唆犯要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可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从犯或者胁从犯,但教唆犯是引起犯罪意图的人,在共同犯罪中一般起主要作用,绝大部分教唆犯都会被认定为主犯。 教唆犯罪和共同犯罪紧密相联,教唆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教唆犯罪必须有被教唆的对象,存在教唆者和被教唆者的对应关系;教唆也可能不构成共同犯罪,立法者考虑到了被教唆的人拒绝实施被教唆之罪的情况,刑法第29条第二款提出被教唆人没有实施犯罪,教唆人的刑事责任依然存在。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在教唆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如何确定犯罪地
    在教唆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如何确定犯罪地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处罚的。故意唆使并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 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教唆对象的限定,涉及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的关系

    2020-08-08 28
  • 名词解释犯罪的过失
    名词解释犯罪的过失

    犯罪过失具体有以下几点: 1、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2、有第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

    2022-01-13 62
  • 犯人假释名词解释
    犯人假释名词解释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

    2024-06-14 34
专业问答更多>>
  • 同罪与共犯的区别名词解释

    共犯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参与者两人以上,两人都构成犯罪(这里的犯罪是指违法,不要求犯罪相同,不考虑责任年龄和能力),两人有共同的故意和行为。我国刑法也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

    2021-11-25 15,340
  • 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名词解释

    犯罪中止名词解释是这样的:它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中止有“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两种类型。 一、在犯罪预备阶

    2022-08-06 15,340
  •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处罚是怎样的

    我国关于教唆犯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在《刑法》第二十九条中。其条文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

    2023-12-22 15,340
  • 引诱教唆犯罪司法解释

    引诱、教唆犯罪是指故意诱导、唆使他人犯罪的行为。由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强,易受引诱、教唆。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既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危害,是情节恶劣的犯罪。因此,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

    2022-03-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31 15,340
  • IPO上市名词解释 01:13
    IPO上市名词解释

    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中文是首次公开募股。具体是指:某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对应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公开发行股票由

    1,696 15,340
  • 房屋保全名词解释 01:03
    房屋保全名词解释

    房屋保全,是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某些行为或者别的原因,使判决执行困难或者导致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可以裁定对其房屋进行保全、命令其作出某些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某些行为;必要时,即使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法院也可

    72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