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2020-12-07 143
普法内容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或即时犯。行为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结果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发生了法定的结果,举动犯是指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
《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既遂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犯罪既遂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为: 1、结果犯是以法定结果的出现为既遂。 2、危险犯是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犯罪。 3、行为犯是指以犯罪行为实施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为既遂。

    2020-05-15 130
  • 犯罪构成是不是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
    犯罪构成是不是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

    犯罪构成是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具体如下: 1、在司法上,应该坚持刑事法律原则,应该是犯罪构成要素齐全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 2、在立法上,应该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犯罪构成要

    2022-04-13 481
  • 犯罪未遂有哪些判断标准
    犯罪未遂有哪些判断标准

    犯罪未遂的判断标准有: 1、是已是否实施最终为标准,实施最终未遂,实施完成犯罪意图所必需的行为。如果杀人后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了,被害人实际上没有死; 2、未完成的未遂,未完成实现犯罪意图必要的未遂。杀人时被害人逃跑的; 3、实际能否达到既遂状

    2022-04-15 258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问题规定。

    所谓既遂,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完全实现了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一罪(或说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比如,故意杀人罪,完整的意义上理解法律规定是“故意杀人且把人杀死”,因此如果某人持刀把一个人杀死了,从完整的意义上讲

    2022-08-19 15,340
  • 犯罪构成是判断犯罪既遂还是未遂的标准

    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犯罪

    2022-11-08 15,340
  • 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全体既遂的判断标准

    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五人均应按照盗窃罪数额为八万元定罪量刑但区别在于五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工主犯肯定是正常判刑(主犯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社会危害性负主要责任的人)

    2022-02-11 15,340
  • 犯罪既未遂的标准是什么以什么标准判断犯罪的既遂与既遂有什么关系

    犯罪既未遂的标准,有众所周知的有“目的说”、“结果说”、“构成要件齐备说”的争论,客观地说,刑法中有不少犯罪的设置是以法定结果发生为既遂标志的,例如,在犯罪样态中划分出的结果犯,就是以法定结果的发生为

    2022-01-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放火罪的既遂标准 01:20
    放火罪的既遂标准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

    2,341 15,340
  • 强奸罪既遂的标准是什么 01:09
    强奸罪既遂的标准是什么

    强奸罪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不仅侵害了女性的人身权利而且还侵犯了其性自主权。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或者是其他手段,使得妇女不敢反抗、不知反抗、不能反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行为的,触犯了强奸罪,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一般的情节下,可以处以三年

    1,745 15,340
  • 敲诈勒索既遂标准 00:48
    敲诈勒索既遂标准

    敲诈勒索既遂标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四个方面,具体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

    1,94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