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请求支付劳务费法律依据是什么
请求支付劳务费法律依据是什么

请求支付劳务费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1-01-18 762
普法内容
由于退休人员已经不具有了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因此在被单位返聘之后,是不能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而单位支付给其的报酬,也就不能称之为劳动报酬,而应该是劳务费。换言之,退休人员被返聘的是可以拿劳务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支付赡养费法律依据是如何的?
    支付赡养费法律依据是如何的?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 (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2024-06-20 27
  • 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的依据是什么
    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的依据是什么

    起诉要求以前的抚养费的依据为: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4-06-24 14
  • 败诉方支付诉讼费法律依据
    败诉方支付诉讼费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1号《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2024-06-15 23
专业问答更多>>
  • 赡养费支付法律依据?求告知

    针对你提出赡养费支付法律依据问题,是有规定的,赡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

    2022-06-30 15,340
  • 求中介支付中介费有法律依据吗

    首先,合同行为遵循契约自由原则;其次除非合同有违反合同法五十二条的强制性规定,一般认定为无效;最后,合同双方的一切权利义务以正式生效合法的合同文本为准。房屋租赁中介费谁出的问题,主要还是看合同内容怎么

    2022-10-05 15,340
  • 法律依据有哪些能否要求支付抚养费

    1、有权利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是未成年的子女和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2、即对于成年子女,如果因他智力低下、残疾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等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也有权要求父母支付一定的抚养费。

    2022-05-23 15,340
  • 劳务派遣法律依据具体是什么呢求解

    劳务派遣协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

    2022-07-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合同赔款依据是什么 01:08
    劳动合同赔款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赔偿的依据是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存在违约的情形,主要的表现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侮辱殴打劳动者等。劳动合同赔款的依据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第八十七和第八十八条。第四

    1,295 15,340
  •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 01:15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如下:1、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2、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3、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4,304 15,340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49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