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持刀抢劫致人死亡判多少年?会不会被判死刑的出现的
持刀抢劫致人死亡判多少年?会不会被判死刑的出现的

持刀抢劫致人死亡判多少年?会不会被判死刑的出现的

2024-06-17 19
普法内容
抢劫罪中有入室抢劫致人重伤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持刀抢劫数额较少的坐几年牢会不会判死刑
    持刀抢劫数额较少的坐几年牢会不会判死刑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

    2024-06-14 20
  • 朋友参与持刀抢劫,请问持刀伤人致人死亡如何判刑?
    朋友参与持刀抢劫,请问持刀伤人致人死亡如何判刑?

    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追究刑事和民事赔偿的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到法院判决,原则需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酌情可以从轻处罚。 2、法律链接:

    2024-04-28 21
  • 持刀杀人至死亡的判多少年
    持刀杀人至死亡的判多少年

    看情况,凶器是提前准备好的,还是顺手拿的,如果是顺手拿的找个好律师,定个过失杀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6-01 25
专业问答更多>>
  • 持刀抢劫致人死亡最新判刑标准?

    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2022-07-22 15,340
  • 持刀抢劫数额较少的具体判几年,会不会判死刑

    持刀抢劫数额较少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会判死刑。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2023-08-15 15,340
  • 抢劫被判刑致人终身死亡会被判刑多久?

    故意伤害他人导致终身残废,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

    2023-06-07 15,340
  • 将入室持刀抢劫的人失手打死,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吗?会被判刑吗?

    将入室持刀的人失手打死,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以下法律规定,仅供参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修正)》第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

    2022-10-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持刀抢劫会判缓刑吗 00:55
    持刀抢劫会判缓刑吗

    犯罪分子持刀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那么,从抢劫罪的量刑上来看,持刀情节的犯罪分子无法适用宣告缓刑。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缓刑适用的前提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

    1,025 15,340
  • 抢劫致人死亡的定什么罪 00:55
    抢劫致人死亡的定什么罪

    根据我国刑法,抢劫致人死亡仍然定抢劫罪。首先,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在构成基本犯罪要件的基础上,抢劫罪还有其他的加重情节。具体包括:抢劫致人死亡的、抢劫银

    4,419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多少年 00:59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多少年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

    1,76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