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判全责
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判全责

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判全责

2020-07-18 115
普法内容
交通事故逃逸的是负全责,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交通事故逃逸后,肇事逃逸后,逃逸者会不会跑
    交通事故逃逸后,肇事逃逸后,逃逸者会不会跑

    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规定: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

    2024-05-11 37
  • 离开交通事故现场会不会逃逸?
    离开交通事故现场会不会逃逸?

    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如果行为人是为逃避法律追究,那么属于逃逸。若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因为自身受伤前去医院治疗或者救治伤者等原因,并且积极履行了出险通知等规定的义务的,可能会被认定为不构成交通事故逃逸。

    2020-06-06 132
  • 交通事故逃逸致人重伤会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判几年?
    交通事故逃逸致人重伤会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判几年?

    按相关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

    2024-06-23 26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事故逃逸负全责吗,会怎样判刑?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

    2023-03-28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者负全责会不会坐牢

    1、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仍然需要赔偿。 2、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应当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

    2022-11-11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但是我逃逸,会不会把车扣了

    法律对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扣车正确吗是有规定的,规定:只有在下列情形下,各级公安机关交警队才有权扣车: (1)无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正证和副证被滞留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2)酗酒、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2023-04-0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全责重伤会判刑多长时间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重伤的话,一般量刑在三年网上,如果积极退赔,取得受害人的谅解的话,量刑可以从轻。

    2022-09-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怎么界定 01:00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怎么界定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界定主要是以下五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3、酒后、吸食毒品后

    614 15,340
  • 交通事故没钱赔偿会不会坐牢 01:04
    交通事故没钱赔偿会不会坐牢

    发生交通事故后,没钱赔偿伤者的话,可能会触犯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具体情形既包括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又包括事故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但是又无能力赔偿,具体金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因此,交

    2,165 15,340
  •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死亡判几年 01:12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死亡判几年

    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并且对该起交通事故负有全责,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就触犯了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具体会被处何种刑罚以及多少刑期,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判断。 《刑法》第一百

    999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