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如下: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2.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3.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 2、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既遂判刑标准是: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情形;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犯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规定,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是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片召或者军事
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犯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行政处罚是触犯了行政法规规范的人,可能需要承担的,对于这些民事主体。如果是被责令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则需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根据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