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哪些情况算损害商业信誉行为
哪些情况算损害商业信誉行为

哪些情况算损害商业信誉行为

2024-05-22 11
普法内容
“商业信誉”无疑指向的就是“信用”和“名誉”。它是指社会公众对具体商业主体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是否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首先应看其报道的内容是否属于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其次,该记者的捏造、诽谤、散布等行为还需要具备“主观故意”。易言之,只有在记者为达到损害企业商业信誉的目的,明知报道的内容为虚假仍进行报道,方才合乎此罪的基本要件。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该商业主体自身存在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信用大跌、名誉扫地,这种损害实则是由主体自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无违法,反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损害商业信誉罪认定
    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损害商业信誉罪认定

    损害商业信誉罪认定为: 1、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 2、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

    2022-09-29 174
  • 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主要包括故意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 侵犯商业信誉的犯罪构成包括: 1、主体要素,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素,主观方面是故意; 3、对象要素,侵犯的对象是

    2022-01-25 246
  • 什么是损害商业信誉罪?
    什么是损害商业信誉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4、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

    2020-12-18 335
专业问答更多>>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损害商业信誉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

    2022-03-06 15,340
  • 涉及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包括哪些

    一、通过发布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告,散发公开信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恶意贬低、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二、组织人员以客户或消费者的名义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新闻单位等

    2022-11-13 15,340
  • 购买商品损害商业信誉行为受哪些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11-20 15,340
  • 下列行为,属于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

    商业信誉无疑指向信用和名誉。是指公众对具体商业实体的经济能力和信用状况的社会评价。是否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首先要看其报道的内容是否属于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其次,记者的捏造、诽谤、散布等行为也需要主观故

    2021-11-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01:15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如下: 1、从所保护的客体看,诽谤罪所保护的客体即公民的名誉权,损害商业信誉罪所保护的客体包括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从犯罪主体看,诽谤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损害商业信誉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

    705 15,340
  • 哪些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01:13
    哪些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以下七点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1、给付或收受现金的贿赂行为; 2、给付或收受各种各样的费用; 3、给付或收受有价证券; 4、给付或收受实物; 5、以其他形态给付或收受; 6、给予或收受回扣; 7、给予或收受佣金不如实入账,假借佣金之名进行商业

    1,154 15,340
  •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 01:09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1,151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