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我表哥跟人去犯事了,对于共同犯罪存在预备吗?
我表哥跟人去犯事了,对于共同犯罪存在预备吗?

我表哥跟人去犯事了,对于共同犯罪存在预备吗?

2024-06-23 15
普法内容
实行共同正犯是指行为人亲自参与实行犯罪行为的共同正犯,包括参与实行构成要件行为的共同正犯(如参与实行杀人罪的杀害行为、强奸罪的强制行为或奸淫行为)和参与实行构成要件以外行为的共同正犯(如实施为杀害实行行为者现场把风、为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者接应的行为);共谋共同正犯是指行为人并未亲自参与实行犯罪行为的共同正犯。但实际上,“共谋”一词无非是“意思联络”之意,不论何种共同正犯,都不可能不是“共谋”的。共同正犯之成立除具有共同行为之实施外,尚须各个正犯间之共谋合意,无论实行之共同正犯,抑或共谋之共同正犯,均须具共谋之主观要件,始能成立共同正犯。故严格言之,实行之共犯亦为一种“共谋”之共同正犯。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表哥被判了犯罪预备罪,犯罪预备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表哥被判了犯罪预备罪,犯罪预备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处罚方法: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

    2024-06-13 25
  • 一般刑事判决要对共同犯罪人犯罪预备吗
    一般刑事判决要对共同犯罪人犯罪预备吗

    犯罪预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020-03-31 191
  • 哥哥准备去犯盗窃罪,犯罪预备阶段如何处罚
    哥哥准备去犯盗窃罪,犯罪预备阶段如何处罚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

    2024-06-17 8
专业问答更多>>
  • 恐吓信被表哥偷出是犯罪预备吗

    是犯罪预备,虽然有错误,客观上有为犯罪而开始实施诸如准备犯罪工具,不具有犯罪构成的内容,不是犯罪行为,以口头,属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因此法律规定为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已完成,区别于犯意表

    2022-03-13 15,340
  • 有人告同事预备犯然后被抓了。预备犯是犯罪吗?

    犯罪预备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2-07-17 15,340
  • 持有犯罪存在犯罪预备形态吗

    有的。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的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

    2023-01-17 15,340
  • 犯罪预备阶段属于犯罪吗?对犯罪预备怎么处罚呢?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

    2022-07-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26 15,340
  • 跟已婚女人同居犯法吗 01:09
    跟已婚女人同居犯法吗

    跟已婚女人同居一般不犯法。但是双方以夫妻的名义共同居住的,就会构成重婚罪,会被判刑。目前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所以同时存在两个婚姻关系的,属于违法行为。一旦符合相应的法律条件,就有可能会被认定是重婚罪。不过重婚罪属于亲告罪,也就是当事人去告了

    4,811 15,340
  • 犯人抓了可以去看吗 00:52
    犯人抓了可以去看吗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或逮捕,会在一定期限内失去人身自由。在此期间,家属探望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探望犯人的主体,一般只能是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而不包括朋友、恋人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近亲属要与被羁押的犯罪嫌

    91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