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拿女生隐私开玩笑犯法吗
拿女生隐私开玩笑犯法吗

拿女生隐私开玩笑犯法吗

2022-02-22 22
普法内容
拿女生隐私开玩笑是犯法的。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开玩笑说抢银行犯法吗
    开玩笑说抢银行犯法吗

    我认为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违法治安管理的范围,属于犯罪行为,当然,如果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以其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

    2020-02-21 448
  • 开玩笑算教唆犯罪吗
    开玩笑算教唆犯罪吗

    开玩笑的行为一般不构成教唆犯罪。一般开玩笑的话都是戏谑行为,是没有犯罪故意的,因此一般不会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犯罪是故意犯罪,即教唆人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别人产生犯罪意图,并且会实施该犯罪行为,而希望或放任他人实施该犯罪的。

    2020-06-11 473
  • 侵犯女生的隐私犯不犯法?
    侵犯女生的隐私犯不犯法?

    侵犯他人隐私犯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我国刑法目前还没有将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目前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2020-06-02 2,654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叫开玩笑教唆犯罪

    开玩笑说教唆不构成犯罪。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造成他人犯罪。教唆犯是指通过说服、引诱、指示、鼓励、收购、威胁等方式向没有犯罪意图的人灌输其犯罪意图,导致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犯罪。

    2021-12-21 15,340
  • 开玩笑把邻居笑死了,应该赔偿吗

    开玩笑把邻居笑死了,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承担刑事责任,对于未达到承担刑事处罚程度的,行为人也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那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

    2023-12-01 15,340
  • 在单位调戏女同事这种玩笑也犯法吗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用猥亵的语言、举动调戏妇女的,要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我国刑法规定,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情节恶劣的,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调戏

    2023-02-16 15,340
  • 开玩笑赔偿500元

    这个需要你证明你每天的盈利,如果你能证明就按照你的盈利来算,如果不能就按照你们地区的平均工资来定,现在孩子伤情如何了?对方是否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呢?现在是否还能联系上对方呢?建议你来电说说详细情况,方便

    2022-02-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吗 01:04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吗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隐私权,私自调查他人信息是犯法的,因为侵犯了公民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

    4,587 15,340
  • 老师拿棍子打学生手犯法吗 00:55
    老师拿棍子打学生手犯法吗

    老师拿棍子打学生手,属于犯法的行为。老师打人,一般属于师德以及工作态度问题,通常可以受到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处罚。一般的打手行为,是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后果,也就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如果打手情况严重,伤情构成轻伤,则涉嫌触犯故意伤害罪。是否构成轻

    12,979 15,340
  • 侵犯隐私权如何起诉 01:07
    侵犯隐私权如何起诉

    侵犯隐私权起诉,只要有明确的被告,那么就可以直接以侵权之诉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

    1,958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李俐律师 李俐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32-6806-274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