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直招士官提档案是什么意思
直招士官提档案是什么意思

直招士官提档案是什么意思

2020-06-03 682
普法内容
直招士官是指部队每年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的规定,招生专业有严格的限制,服役期限一般为4到7年,招收士官,经过4个月的培训后,直接确定工资档次。
《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工作规定》 第七条招收对象所学或者从事的专业应当符合部队需要。其中,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其专业所在高校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应当取得国家颁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招收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应当取得国家颁发的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招收的其他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应当是从事生产、维修武器装备工作的专业技能人员,且在技工学校或专业技术学校接受本专业培训满二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取得国家颁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第八条招收对象的政治、身体条件,按照义务兵有关规定执行。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应当未婚,男性不超过二十四周岁,女性不超过二十三周岁;其他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不超过二十八周岁;因特殊情况需要放宽年龄的,在下达年度招收士官计划时另行确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直招士官提前退伍处罚
    直招士官提前退伍处罚

    直招士官符合提前退伍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伍。

    2020-07-10 1,519
  • 直招士官政审需要什么
    直招士官政审需要什么

    1、符合招收士官征集条件的往届高校毕业生需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应征并参加政治审查。 2、符合招收士官征集条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即可在生源地(入读高校前户口所在地)报名应征,也可在毕业高校所在地报名应征,在生源地报名应征的,由生源按有关规定组织政审

    2024-05-10 22
  • 2022直招士官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2直招士官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2直招士官最新政策详情如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作退休、转业或者复员安置;符合退休或者转业条件,本人要求复员经批准也可以作复员安置。符合转业条件以转业方式退出现役的、符合退休或者转业条件以复员方式退出现役的,由入伍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县

    2022-04-06 2,578
专业问答更多>>
  • 直招士官政审要求是什么啊?

    1、符合招收士官征集条件的往届高校毕业生需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应征并参加政治审查。 2、符合招收士官征集条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即可在生源地(入读高校前户口所在地)报名应征,也可在毕业高校所在地报名应征,在生

    2022-11-29 15,340
  • 拿档案时什么叫档案? 个人档案是什么意思

    档案不仅是个人学习经验、职业记录,也是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职务、职务晋升、工作年数计算、退休、享受养老金等社会福利的唯一依据。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文件工作领导,将文件事业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

    2021-10-27 15,340
  • 档案法中档案应该是什么意思?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023-08-05 15,340
  • 义务兵改士官是什么意思?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团级以上单位批准,可以改为士官。根据军队需要,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士官实行分级服现役制度。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

    2022-04-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直招士官几月份入伍 01:09
    直招士官几月份入伍

    直招士官几月份入伍,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2021年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义务兵,直招士官和直招军官。大学毕业生走义务兵的方式入伍,报名时间为4月1号到8月15号。大学毕业生直招军官入伍,报名时间从3月25号到4月5号。大学毕

    11,787 15,340
  • 直招士官家属有优待金吗 00:50
    直招士官家属有优待金吗

    直招士官家属有优待金。依据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工作规定,直招士官入伍后,其家庭是可以享受军属待遇的。招收士官在被批准入伍前,县级以上征兵办公室应当对其进行不少于五天的社会公示。通过公示的,由县级以上征兵办公室批准服现役,签订《招收士官协

    14,385 15,340
  •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意思 00:57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意思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他种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

    3,181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